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中国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六大基本特征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7~2018)》指出——
来源: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作者:张天墨   发布时间:2018-10-31

  2018年9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经济蓝皮书夏季号: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7~2018)》在京召开。

  蓝皮书指出,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点。

  (1)“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度城市化。持续提升科教文卫体等知识消费比重,更多地让人民分享发展成果,提高居民初次分配比重,政府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2)创新驱动持续提升效率。包括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TFP贡献率、促进可持续发展三个基本效率指标。

  (3)保护产权,规范政府行为,实现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规制在后发国家的赶超阶段具有重要作用,而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完善产权保护,矫正过度干预行为,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4)经济稳定性。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经济复杂度更高,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将难以避免一些内部和外部冲击,需要重视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经济稳定的核心是抑制通货膨胀和汇率波动,其背后是城市化过程中积累的土地、金融和财政风险,不仅需要短期政策的调节,而且涉及特定发展阶段的宏观管理框架,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

  (5)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既要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也要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6)经济协调主体转型。加快改革当前的行政区划体制,将城市作为空间协调发展的引领,配合中央政府的布局规划、激励设计和支出功能完成经济协调主体转型。

  (参见《经济蓝皮书夏季号: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7~2018)》p12-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8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