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毒品问题对中美两国均构成越来越多元的威胁
——《国际禁毒蓝皮书:国际禁毒研究报告(2019)》指出
来源:国际禁毒蓝皮书  作者:张雯鑫   发布时间:2019-07-11

  2019年6月26日,第32个国际禁毒日当天,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简称“上海研究院”)、上海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国际禁毒蓝皮书:国际禁毒研究报告(2019)》。“国际禁毒蓝皮书”是由中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大学联合主办的服务国家禁毒工作的年度研究报告。由上海大学毒品与国家安全中心主任、上海市禁毒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勇安教授领衔主编,上海大学毒品与国家安全中心执行主任朱虹博士担任执行主编。

  蓝皮书指出,毒品问题对中美两国均构成越来越多元的威胁。

  近年来,芬太尼及其类似物的滥用确实对美国的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美国则将日益严重的毒品滥用问题更多地归因于外部的供应,既忽略了毒品制造技术更新换代的实际,诸如芬太尼类似物的化学结构可以以无穷多的组合进行演化,以产生化学性质相似但又不同的物质,致使国际社会只能一一将化学品列管,而制造商可以通过不断制造新的不受管制的物质以躲避监管,这些物质可以合法地制造和出口,又没有注意到现代毒品走私和贩卖技术的网络化和隐蔽性。而且,更严重的问题是,美国政府试图借助芬太尼问题来转移美国民众对整个毒品问题关注的视线,打击供应而忽略了毒品治理更为重要的一面——限制需求。

  打击阿片类药物滥用是唐纳德·特朗普竞选时的主要承诺之一,特朗普总统上任不久即成立了特别工作组,研究芬太尼问题并提供政策建议。2017年7月,工作组发布中期报告,建议特朗普总统把芬太尼问题宣布为“公共卫生紧急事态”,以加快联邦政府的应对效率,并提出打击芬太尼应成为对中国外交的首要问题之一。10月26日,特朗普总统采信了工作组的建议,宣布此危机为“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尽管美国的指责多为罔顾事实之言,但是为了能够帮助美国,推进同美国的合作,来防控新精神活性物质类毒品,特别是芬太尼类毒品及其类似物。2017年国家禁毒办主动向美方通报寻购芬太尼等毒品线索400余条、美国客户购买新精神活性物质情报500余条。中方与美国等国开展案件合作,成功破获“河北王凤玺案”等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案件。这是中美执法部门成功合作破获芬太尼案件的第一起。该案件线索由美国相关部门提供,公安部禁毒局对此高度重视,成功侦破全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捣毁芬太尼制毒工厂1个,销售网点2个,对中国境内的毒品生产、运输、贩卖和走私犯罪予以摧毁。

  中美之间的联合禁毒行动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2017年11月8日下午,应习近平主席邀请,特朗普总统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特朗普总统与习近平主席会晤之时,就进一步深化双边禁毒合作进行了探讨,双方达成共识,强调针对新精神活性物质加强合作。

  2018年,两国在禁毒执法领域更是采取一系列的行动来加强合作,并取得了诸多实质性的成果。8月29日,中国政府向多国驻华执法及警务联络官通报中国政府在新精神活性物质管制方面的情况。中国新完成4-氯乙卡西酮等32种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列管法律程序,9月1日开始生效。至此,中国列管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已达170种,国际社会关注的芬太尼类物质中国已列管25种,超过联合国列管的21种。美国缉毒署对中国合作伙伴的工作颇为满意,称是中国官员给予了“非常有力的对话和参与”。12月1日,中美首脑在二十国集团阿根廷峰会举行了会谈,双方同意采取积极行动加强执法、禁毒等合作,包括对芬太尼类物质的管控。中国政府决定对芬太尼类物质进行整类列管,并启动有关法规的调整工作。之后白宫发布声明称赞“习主席做出了不起的人道主义姿态,同意把芬太尼列为‘管控物质’”。可以发现,毒品问题是中美两国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两国的合作正在为全球毒品问题的解决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见《国际禁毒蓝皮书:国际禁毒研究报告(2019)》p13-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6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