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皮书观点

中国餐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命重大:树立文化自信的关键元素,强化民族认同的重要手段
——《餐饮产业蓝皮书: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9)》
来源:餐饮产业蓝皮书  作者:张天墨   发布时间:2019-07-26

  2019年7月13日,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昆明学院共同发布了《餐饮产业蓝皮书: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9)》。

       1. 中国餐饮文化的非遗传承

  中华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在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疆土里,孕育出一个资源丰富、内涵深厚的农业文化。中国饮食遗产种类和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五大主要领域,即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和传统手工技艺,中国饮食文化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核心地位已被普遍认可。

  中国饮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朝代更迭的洗礼和淬炼,逐渐形成根植于中华大地对东方国家具有强大影响力和渗透力的典型饮食风格的生活样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需求的变迁,部分传统饮食礼仪与习俗逐渐消失或处于濒危状态,但是服务于十三亿人口的“中国田园、厨房和餐桌”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生命力却愈加旺盛。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渗透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儒家伦理的道德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阴阳五行的哲学观、和而不同的价值观以及和谐相处的社会观,这些普世理念不仅符合现代健康的消费观念,更浸润于我国餐饮产业的“从种子到杯子,从田间到餐桌”的各个环节,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中关于餐饮文化的项目不断丰富,从第一批(2006)的7项,第二批(2008)的31项,第三批(2011)的5项,到第四批(2014)的10项,类别虽然从属于“传统技艺”,但在内涵上有了拓展和深化。

       2. 中国饮食文化的影视作品传播

  “民以食为天”,饮食类节目一直是热捧的生活类节目之一,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创下国产纪录片收视神话的同时也引爆了美食节目热潮。在此之后,我国的美食类电视作品数量直线飙升,就我国美食综艺类节目数量来看,从2012年的13部快速上升到2017年的98部,2018年回落到47部。形式以真人秀综艺节目和纪录片为主;播放渠道有中央及地方卫视的电视节目,也有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的网络平台;内容类型有纪录片(以《舌尖上的重庆》、《北京味道》和《味道云南》等为代表),也有摄影棚内明星美食真人秀节目(以《星厨驾到》、《拜托了冰箱》和《今天吃什么》等为代表),也有外拍式经营体验节目(以《中餐厅》和《十二锋味》等为代表)。总体来看,我国美食类电视作品完成了质的飞跃,从过去的以“厨艺展示”为主的简单直白表达模式,提升到视角广格局大和情怀深的层次,通过串联自然、生态和食物,揭示其中的自然规律,展示所承载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确立具有东方格调的审美情趣,以东方生活价值观为中心树立民族认同美食节目的“现象级”热潮反映了全世界华人对祖国传统文化情感认同的诉求。

  饮食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渠道,是强化民族认同的重要手段,也是传播国家形象、寻求文化认同的有效抓手。一方面,对传统饮食文化的渴望包含着我国中产阶级的乡愁。城市化的发展带来物质生活的富足,让人们更多着眼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中华传统饮食还原了城市生活难以接触的民俗风情,集中而精彩地展现了“吃”的精神化与象征化,以此表达对城市化、工业化以及一系列后果的抵触,弥补由此带来的与传统异化以及失去家乡之后的失落感,大大满足了国民消费主义倾向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饮食文化电视作品通过对祖国各地美食满怀感情地赞美,营造出一种海内外同胞一家亲的归属感,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传统饮食文化成为华夏子民相互认同的最坚固纽带。

        3. 中国饮食文化的“食育”普及

  消费升级带动了餐饮产业的大众化转型,体验化、智慧化、健康化和时尚化的消费需求成为主流,餐饮产业的“跨界融合”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餐饮消费者作为饮食文化的缔造者和产业发展的影响者,承担着传承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无论是从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居民饮食健康状况,是否能准确全面地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内涵显得尤为关键,“食育”已逐渐被纳入基础教育和全民教育的范畴。

  我国“食育”文化其实在古代就已产生,如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这些闪光的生活智慧散落在街头巷尾,却没有梳理成系统的概念和理论,我国对于“食育”的研究和探索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首先,多方携手引领国民自觉树立“饮食素养”观念。通过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形式带动全民饮食素养理念的普及,通过循序渐进模式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内化于国民的理念和行为中;提高国民审美情趣和生活品位,有助于自主辨识和抵制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糟粕。其次,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保障作用。2006年中国农业大学李特教授首次将“食育”概念引入,2010年起,国内多地开始试点,通过“进课堂、进食堂”的方式,将“食育”渗透到基础教育当中,旨在从脑到心到手全方位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的饮食观念和树立文化自觉自信。政府、社区与行业协会联合推动“食育”进社区,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下,由以各级烹饪行业协会为主的研究机构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食育”内容的开发,确保科学专业丰富有效,多管齐下、有效使用不同渠道和新媒体数据平台,高效达到公众,以保证“食育”全民性、全程性、专业性、规划性和监督性。但截至目前,由于缺乏战略布局和系统引导,我国“食育”工作进展缓慢,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主的“营养午餐”计划和以社区居家养老群体为主的“老年食堂”作为“食育”的重点项目推进效率有待提高。

  (参见《餐饮产业蓝皮书: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9)》P53-5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6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