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皮书观点

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是四川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支点
——《四川蓝皮书: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9)》指出
来源:四川蓝皮书  作者:吴禹霖   发布时间:2019-09-19

  2019年7月24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四川蓝皮书: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9)》。

  蓝皮书指出,四川文化资源富集,特色鲜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数量在全国名列第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在西部名列前茅。四川出土了三星堆和金沙两座距今3000~5000年的考古遗址,这两处遗址是现今所发掘出土的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文明遗址,充分展现了巴蜀文化不同于中原文化的独特风貌。四川还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000多处,博物馆、纪念馆248座,藏品共计315万件。四川有文化部命名的“自贡彩灯乡”“安岳石刻之乡”“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等地域民俗文化特色产业,还有蜀绣、川剧、民歌、藏戏、剪纸、皮影、年画、藤编等国家级非遗项目139项、省级非遗项目522项。四川也是文学大家辈出省份,四川几乎在每朝每代都涌现出了烛照文坛的文学大家,如汉代的司马相如、扬雄,唐代的李白,宋代的苏轼,明代的杨慎,清代的张问陶等。四川有古蜀文明、三国文化、道教文化、武术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还有藏羌彝等少数民族创造的风格独特的民族文化。四川也是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四川有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留下了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彝海结盟”等精彩革命故事。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四川人民充分体现了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贡献了具有创新性的改革实践。在汶川与芦山地震中,四川人民凝聚形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感恩奋进精神等,丰富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内涵。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与精神财富,是四川文化发展的立足点与着力点。对优秀地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将其深入嵌入产业链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赋予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方式,把文化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打造巴蜀气派、巴蜀风格的文化品牌,高质量推进巴蜀特色文化的转化发展,将为四川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

  (参见《四川蓝皮书: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9)》p8~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5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