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皮书观点

脱贫攻坚期连片特困区应从三点发力
——《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8~2019)》指出
来源:连片特困区蓝皮书  作者:连片特困区蓝皮书课题组   发布时间:2020-02-05

  2019年12月27日,由吉首大学、中国扶贫发展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了《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8~2019)》。

  蓝皮书认为在“十三五”全面脱贫攻坚期连片特困区产业扶贫实践所面临的挑战可以实施以下方法应对:

  第一,创新产业扶贫资金使用,发挥好现有产业的扶贫效应。具体而言,一是要走出“产业扶贫资金用于新开发扶贫产业”的认识误区,对于已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产业只要其达到带动贫困户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包容性、益贫性,便可给予扶贫资金的支持。事实上,现有产业仍有很大的产业扶贫潜力可挖,应充分发挥其扶贫带动效;二是要避免将产业扶贫资金层层分解、层层下拨,过于分散使用,而应以县为单位建立产业扶贫基金在全县范围内竞标使用,将资金使用权利与减贫责任、脱贫任务紧密挂钩,遵循产业发展的市场规律和发挥现有产业、市场主体的产业发展比较优势。

  第二,推进产业扶贫政策的服务服务转向,激发市场活力与农户响应。产业扶贫虽不同于产业发展,但也不能违背市场规律,否则难以持续发展。连片特困区过去及当前的产业扶贫实践中,政府的政策定位与聚焦不够合理,过多地干预了产业发展本身。因此,政府需要一方面为市场主体、市场要素等参与产业扶贫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另一方面通过服务转向将农户的需求和诉求置于核心位置,充分了解和尊重农户对扶贫产业的生计响应,充分赋权于农户,通过构建自下而上的政策参与渠道,发挥农户的主体性,使其以积极的方式参与政策实施和做出政策反馈,以增强扶贫产业选择的环境适应性和农户的参与性,使扶贫产业得以持续发展,产业扶贫效应得以长效发挥。

  第三,突出产业扶贫升级转型引领功能,夯实可持续脱贫微观基础。从“为生存而生产”向“为市场而生产”转型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生计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产业扶贫则是促进这一转变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途径。产业扶贫的本质是能力扶贫,手段是生计改造与重塑,因而产业扶贫要突出生计转型升级的引领功能,全面提升贫困户的可行能力,夯实可持续脱贫的微观基础,首先,在确定扶贫产业前要系统深入地考察农户尤其是贫困户的生计现状与困境;其次,在“人业地”耦合协调框架下,因“地”制宜地提出备选扶贫产业类型,测度和比较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对备选扶贫产业的生计响应;再次,综合农户生计响应、农户的决策参与以及市场主体选择明确扶贫产业类型,并为扶贫产业发展中农户生计资本整合、生计方式调试、生计空间拓展创造软硬环境;最后,激励市场主体发展扶贫产业,督导和考核产业扶贫成效。

  (参见《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8~2019)》p37-3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9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