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皮书观点

益贫机制创新不能忽略农户生计响应
——《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8~2019)》指出
来源:连片特困区蓝皮书  作者:连片特困区蓝皮书课题组   发布时间:2020-02-05

  2019年12月27日,由吉首大学、中国扶贫发展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了《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8~2019)》。

  产业扶贫的益贫性一方面取决于扶贫产业本身的发展、产业扶贫中多元主体“责权利”联结与分享机制等,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贫困户自身的生计响应。即要做到“他者”外援与“自我”发展的有机统一。生计即谋生的方式、办法或者生活的状况,是生计主体应对外部消极影响(如自然灾害、社会冲突等自然和社会环境脆弱性)或积极干预(如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等)的适应性选择结果。生计响应则是在这一适应性过程中,生计主体对外部环境“冲击”的主动或被动的感知、意愿及行动的行为。这些行为可以是发生在生计资本、生计方式、生计产出和生计空间等不同的维度或生计链条的不同环节上。可见,农户生计响应是不同响应维度和响应强度的综合表征。

  在产业扶贫中,农户生计响应对产业扶贫益贫机制起着强化或抑制的作用,进而影响产业扶贫的可持续脱贫成效。如果产业扶贫项目被目标农户(贫困户)充分知晓,与其发展意愿及生计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等高度一致或协调,农户(贫困户)将积极响应,强化产业扶贫益贫机制作用,提升扶贫产业的益贫性。反之,如果产业扶贫项目不被目标农户(贫困户)知晓,或者与其发展意愿、生计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等不一致、不协调,农户(贫困户)只会被动参与扶贫产业,形成消极的生计响应,进而制约产业扶贫益贫机制作用,抵消扶贫产业的益贫效应。因而,产业扶贫益贫机制创新中,要充分尊重农户(贫困户)的生计特征、生计意愿,将引导农户生计响应内化到产业扶贫益贫机制建构中,从而为提升产业扶贫成效通过有效的益贫机制保障。

  (参见《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8~2019)》代前言p3-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9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