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皮书观点

债券违约逐步趋于常态化,违约范围逐渐向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扩散
——《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9)》指出
来源: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  作者:张雯鑫   发布时间:2020-04-13

  2019年10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9)》。

  蓝皮书指出,2019年下半年,从债券利率走势来看,仍有小幅下行的潜在可能,但下行空间有限:第一,经济增长或继续小幅下行,但总体上仍保持稳定,基本面对债券利率下行的带动作用有限;第二,货币政策会随着经济下行而继续维持边际宽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并注重以多种政策工具结合来进行结构性的精准滴灌、定向流动性支持,金融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较难实施大幅降准或传统的总量型大水漫灌;第三,下半年外部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大,预计汇率波动可能会对外储形成一定扰动,在边际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冲下,下半年外储净流出压力仍不容小视,或对市场流动性造成一定影响;第四,从债券供求来看,2019年上半年利率债共发行约6.8万亿元,高出2018年同期水平,预计下半年利率债供给压力将小于2018年同期,供给压力对下半年利率走势影响有限。

  从债券违约来看,2019年以来,债券违约节奏较2018年有所放缓,但是违约数量仍不少。2019年又将是企业非金融信用债到期的高峰,随着刚性兑付被逐渐打破,2018年以来,债券违约逐步趋于常态化,债券违约更多是受到外部融资收紧的影响,违约行业、区域日益分散,违约与行业、地区的关联度弱化,并且违约范围逐渐向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扩散,后期上市公司债市违约风险仍要引起高度关注。

  回顾过去十年,自次贷危机以来,随着实体经济加杠杆、杠杆率持续提高,直到金融供给侧改革落地实施,从打破银行理财的刚兑,到打破银行表内的刚兑。在此过程中,金融风险扩散得到一定控制,但同时也打压了风险偏好,冲击了实体经济加杠杆及金融机构提供杠杆的意愿。当前,金融供给侧改革进入关键时期,要继续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握好去杠杆的节奏与力度,有序推进市场化进程,将债券违约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避免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或者是区域性的债务风险。

  (参见《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9)》p162-16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10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