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皮书观点

中法关系仍是机遇与挑战共存 人文交流活跃且未来走向乐观
——《法国蓝皮书:法国发展报告(2020)》指出
来源:法国蓝皮书  作者:艾邦霖   发布时间:2020-11-24

  2020年9月26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国研究中心、中国欧洲学会法国研究分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共同发布《法国蓝皮书:法国发展报告(2020)》。

  蓝皮书指出在目前的形势下看,中法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走向乐观。中法的合作意愿仍然强烈,但需要进一步通过人文交流增强互信。人文交流虽不能必然导致政治互信的建立,但因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对拉近不同对象距离、增进相互理解所发挥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

  人文交流工作的深层次效应往往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才能够有所显现。“西方中心论”“中国威胁论”根深蒂固,虽然受到来自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地位诉求的冲击,但是思想认知的改变非一朝一夕之功。为此,首先要充分利用好有利因素。通过对2019年法国智库和媒体话语以及中法人文交流的观察,可以看到有利的人文因素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

  首先,中法两国作为文化大国,在文化多样性、东西文明对话方面有相似的立场,两国都有文化外交的传统,都有文化对话创新的意识和努力。这一相似立场,是促使法国企业、教育、文化艺术界、地方政府和机构采取务实举措的深层次动因,有利于中法关系和中法人文交流的发展。所以,在并不有利的话语环境下,不同参与主体的开放度仍然不断增加并取得成果。

  其次,法国外交战略的定位及其对多边主义的坚持有利于双方的人文交流。法国政府及舆论在中美贸易战上的态度表明,法国目前并不打算采取“一边倒”的政策,仍然坚持发挥欧盟作用,坚持多边主义,以实现均势和制衡,维护欧洲利益。法国对中国的要求和遏制与合作需求共存,因此合作仍然会在各种批评下推进。

  再次,从话语产出的主体看,不论是法国媒体还是智库,仍然有期待合作的一面。积极与我方开展对话的法国国际与战略关系研究所等智库在话语上比较温和,虽然从深层次看,其学者观点仍然与主流的负面话语有一定相似性,但是其求同存异的对话方式有利于我方进一步开展工作。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法国青年人对中文学习的热情和孔子学院在法国的发展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在文化领域正在增加,法国青年一代能够从中获得更多对中国文化、历史和哲学的理解,从长远看非常有利于中法关系的内涵式发展。

  王毅部长在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五次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加强中法文化交流的四点建议,分别是:进一步推进文明互鉴,进一步聚焦未来合作,进一步强化项目引领和进一步扩大民众参与。围绕这四点建议和当下存在的话语环境问题,我国应继续加强中法人文交流中的媒体对话和智库对话,继续多交朋友,拓展对话渠道。既要关注对话者的数量,更要关注交流的质量,从而更好地提高交流的效用。

  为此,要进一步发挥高校在话语交流中的作用。我国高校目前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智库作用和社会服务等多重功能,在与法国智库交流方面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目前高校邀请大量法国和欧美学者在国内举办讲座,有助于我们的师生和学界了解外部世界,但在邀请外来学者走进来的同时,也应鼓励和支持我国高校学者尤其是能够使用法语直接沟通的学者,更多地走出去,为其提供更多便利,通过调研、讲座、交流、研讨的形式,用更容易为对方所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要结合中国文化讲述中国社会。中法文化交流需要更好地与经济交流同步进行,支持中法的全方位合作,这也需要我方进一步改善提升对中国文化的对外诠释方式,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互相理解。我国的话语表达问题在人文交流中也应得到更多重视,可通过与我方关系相对较好的智库的话语平台,发表我国学者的言论,让外界听到更多的中国声音,了解真正的中国社会,这是亟须加强的工作。

  (参见《法国蓝皮书:法国发展报告(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9月,第221-223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