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皮书观点

2020年县级、地级城市医院运营管理分析:由规模化向质量效率转型
——《医院蓝皮书: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20~2021)》指出
来源:医院蓝皮书  作者:张天墨   发布时间:2021-04-21

  2021年4月17日,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医院蓝皮书: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20~2021)》。

  蓝皮书通过艾力彼“地级城市医院300强”和“县级医院300强”(以下简称“地/县300强医院”)2016~2019年的数据,主要从医疗技术、资源配置、医院运营三个方面对“地/县300强”医院竞争力展开分析,期望从不同角度挖掘、分析地/县级医疗机构现阶段的优势、劣势,为这部分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有效促进该层级医院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 床位数增速进一步放缓地

  地/县300强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从2016年的1678张增加到2020年的1831张,远远超出国家对地/县级医院床位数的要求。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和资源配置标准,严禁医院擅自增加床位、扩大建设规模。该纲要中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单体规模的不合理增长,县办综合性医院床位数一般以500张左右为宜,市办综合性医院床位数一般以800张左右为宜,原则上不超过1200张;省办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床位数一般以1000张左右为宜,原则上不超过1500张。2016~2020年地/县300强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增幅降低,尤其是2018年以来,床位数增速整体放缓。2019年,国家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评价强化医院落实功能定位,推动医院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为公立医院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公立医院大多数已经完成规模扩张,这一特征在地/县300强医院中表现比较明显。未来地/县300强医院将由规模化向质量化转型,重视内涵建设,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真正做到“大病不出地/县”。

二、 床位运行效率小幅增加

  2016~2020年地/县300强医院的平均床位使用率有所下降,尤其是三级综合医院床位使用率下降到100%以下,为97.5%。2019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数据显示床位使用率达99%,高于《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床位使用率应小于93%的要求。合理降低住院天数依然是提高医院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2016~2020年,地/县300强医院的平均住院天数不断减少,尤其是2020年比2019年减少0.3天,说明医院运营效率在持续提升。其中,三级综合医院平均住院天数从2016年的10.4天降到2020年的9.2天,比2019年减少了0.4天,接近2018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平均住院天数9.1天。可见,地/县300强三级综合医院通过持续的改进,服务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 医护数稳步增长,医技数增速快

  与2016年比,2020年地/县300强医院床位数增长9.1%,医院职工人数增长12.8%,医生人数增长15.4%,护士人数增长15.2%,医技人数增长20%。随着医院床位数的增加,医院需要匹配更多的人力资源,数据表明人力资源的增速高于床位数增速3.7个百分点,尤其是医技人数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医师和护士。随着检查检验设备的更新,医技人数增速这几年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提高了医院的诊断和检测效率。可见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保障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从人员结构来看,2020年地/县300强医院中,医师占全院人数的29.3%,护士占45.2%,医技占9.7%。现在很多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勤服务更加专业,不仅提高了质量和效率,还降低了运营成本。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占比达83.98%,根据《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结构比例原则》,卫生技术人员至少占医院总编制的70%,地/县300强医院已远远高于这一要求。与2016年相比,医师人数占比增加0.7个百分点,护士人数占比减少0.9个百分点。从医床比和护床比来看,2016~2020年,地/县300强医院稳定上升。2016年医床比为0.36,护床比为0.56,医护比为0.65;2020年医床比为0.39,护床比为0.59,即平均每床配备0.39个医师和0.59个护士,均高于三级医院评审标准规定的数值。地/县300强医院医护比与国家三级医院医护比的平均值持平,近年来比较稳定。

四、 双高人才增速减缓

       医院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地/县300强医院拥有中级职称和硕士学历的人数增幅最大,“双高”人才(拥有高级职称和高学历博士人才)增速放缓。地/县医院近年来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员工整体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还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政策的扶持。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动分级诊疗和医联(共)体的建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但是要真正做到“大病不出地/县”,在当地解决多数老百姓看病的问题,还需要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到地/县医院。

  (参见《医院蓝皮书: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20~2021)》p199-20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4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