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皮书观点

中国和西亚国家应通过合作增强自身发展动能 在外部巨大不确定性中形成优势和主动权
——《中东黄皮书:中东发展报告No.23(2020~2021》指出
来源:中东黄皮书  作者:艾邦霖   发布时间:2021-12-13

  2021年12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海湾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东黄皮书《中东发展报告No.23(2020~2021):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中东局势》发布会在北京顺利举行。

  黄皮书指出面临外部的巨大不确定性,中国与西亚国家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增强自身发展动能,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在变化中形成优势和主动权。

  第一,把握后疫情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特点和投资合作发展机遇。中国与西亚国家应加强对疫情冲击的研判。除了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外,疫情下经济社会的组织模式也可能发生较大的改变。改变往往不仅意味着风险,也蕴含机遇。把握后疫情时期的发展机遇,中国与西亚国家的合作空间广泛。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既是一次挑战,也给国际社会敲响了警钟。即便广泛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控制疫情的扩散,逐步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类似的全球性疫病未来可能还会出现。中国与西亚国家应开展更多合作,为企业投资相关领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障,增强社会发展的韧性。

  第二,继续推进中国与西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西亚国家与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有着广泛共识。多个西亚国家在历次高层交往中提出了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议题。不少西亚产油国重视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与中国企业在非石油领域的合作空间广阔。阿联酋提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可再生能源等新领域加大发展力度,中国企业具备一定的优势和经验。发挥各自优势,促进经济产业的多元发展,对企业利润的可持续和东道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都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是各方意愿的共同反映,中国与西亚国家应继续做深做实。

  第三,加大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及创新合作。西亚国家的金融体系以伊斯兰金融为主,中国金融机构在西亚也加大了网络建设和服务提供。以有效的金融措施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减少金融资源缺乏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制约是各国都面临的挑战。中国与西亚国家应以金融为引导和支持,吸引和鼓励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济产业模式,在绿色低碳、智慧城市等领域增强发展动力。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的改善为区域内的知识扩散和技术创新合作创造了新的条件,应把握这一历史机遇,以合作促进相互理解、减少冲突和对抗,使创新合作参与各方都能够获利。

  第四,继续推动中国与西亚国家自由贸易区等制度性建设。稳定的经贸制度是企业开展投资合作的重要保障。2020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与中欧全面投资协议谈判完成彰显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协定的决心和行动,也为进一步扩大自贸伙伴圈,在“十四五”期间推动自贸区升级创造了条件。除继续在中国-海合会平台上以及中国-以色列双边推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外,还可以探索中国与西亚国家各种形式的经贸合作制度性安排。自贸区为中国与西亚开展合作,便利中国投资形成良好的社会预期,提供充分、有效的保障,有利于减少外部环境变化对投资的影响。

  第五,协同发力,共同提高能源可持续保障能力。西亚是全球最为重要的油气资源提供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发展格局。近年来,气候变化给各国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负面影响,西亚国家和中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应对。从生产、供应和消费端,中国与西亚都可能开展更多、更富成效的合作,调整能源的供应方式,降低化石能源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比重,减少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中国近年来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产业能力,可以为西亚国家实现相关目标提供支持。中国与西亚国家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运输、传输、再利用等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

  (《中东黄皮书:中东发展报告No.23(2020~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0月,第267-269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