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皮书观点

印度洋地区战略博弈呈现新态势
——《印度洋地区蓝皮书:印度洋地区发展报告(2021)》指出
来源:印度洋地区蓝皮书  作者:印度洋地区蓝皮书课题组   发布时间:2021-12-13

  2021年12月11日,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印度洋地区蓝皮书:印度洋地区发展报告(2021)》。发布会以线上方式举行。受邀参加发布会的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杨群总编辑、蓝皮书作者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发布会后,还举行了中国南亚学会印度洋研究分会的成立仪式和“印度洋局势与中印关系”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该主题进行了发言讨论。

  近年来,西方战略界对印度洋将成为地缘战略竞争中心的战略研判与过度解读,引发了大国围绕制海权和交通海岸线安全尤其是能源运输通道安全展开博弈。在此基础上建构的威胁与形成的安全忧虑,进一步助推该地区安全局势动荡,导致利益相关国之间的战略竞争呈明显加剧态势。基于建构的威胁与形成的安全忧虑基础上的战略竞争,决定了这一地区走向是合作还是对抗,并对未来世界格局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第一,美国出于制衡中国不断上升的地区影响力考量,在印度洋将更加倚重印度。美国的印度洋战略走向、美印在印度洋的战略关联与互动,将成为影响印度洋安全格局的一大变量。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逐渐将全球战略部署的重心从大西洋和太平洋调整到太平洋和印度洋。美国战略调整一方面借力强化在印度洋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利用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力量从印度洋方向给中国施加战略压力。由此,美国印度洋战略调整的重心是加强与印度的海上安全合作,帮助提升印度国防能力以发挥“净安全提供者”的作用,并使印度成为平衡中国在印度洋影响力的主要力量。为此,国防合作成为深化美印关系中最为重要的领域。鉴于美印在该地区共同威胁的评估,两国之间国防合作的动力应该能够轻易地在拜登政府时期得以延续。

  第二,欧洲大国追求在印太地区的存在感,对印度洋关注度和参与度明显上升。自特朗普政府2017年推动新一轮“印太战略”以来,欧盟主要成员国在经历了三年多的“观望”之后,开始将印太地区纳入战略考量的范畴逐渐重视与印太地区相关国家的联系,谋求各自在该地区的存在并努力发挥自己的独特影响力。2020年9月1日,德国正式发布了《德国-欧洲-亚洲:共同塑造21世纪》,认为“从经济和政治角度看,在过去的几年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的重要性已显著提升,德国正在为该地区国家的未来政策制定路线”。同时,法国也以加强在印太地区军事存在的方式强化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影响力。此外,英国“脱欧”之后,急于寻找存在感并弥补脱欧之后的“战略损失”,也将目光聚焦于印太地区。在欧盟主要成员国中,法国是最早提出“重返印太”的国家。与美国具有明显针对中国意图的“印太战略”不同,欧洲主要大国对印太地区的关注度上升,固然有美国因素的考量,但更有自身利益的考量。与美国具有明显针对中国意图的“印太战略”不同,欧洲主要大国对印太地区的关注度上升,固然有美国因素的考量,但更有自身利益的考量。一是适度迎合美国“印太战略”,以避免在大国战略竞争中被边缘化。二是以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和维护开放市场为抓手,在新的全球贸易规则博弈中谋求主导权和话语权。为了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欧盟长期以来在与印太地区相关的经济体开展贸易和投资协定谈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三是以武器贸易和防务合作为突破口,在获得更多经济利益的同时,谋求扩大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影响力。

  第三,印度加大炒作中国在印度洋活动的力度,进一步消蚀了中印战略互信的基础。印度追求对印度洋的控制权,对中国在印度洋的任何活动哪怕是商业活动,也表现出谨慎、敏感甚至忧虑。当前,印度不断加大在印度洋尤其是在环孟加拉湾的国防投入与能力建设。但是,印度的印度洋战略依然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印度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的上升,其对印度洋的海上关切和安全忧虑会进一步上升。事实上,只要印度一直秉持一种传统的地缘政治思维,将中国的发展视为对自己的威胁,而非两国的合作机遇,则安全忧虑只会加剧。

  (参见《印度洋地区蓝皮书:印度洋地区发展报告(2021)》总报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