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皮书观点

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对于个人医疗险的影响亟待关注
——《健康保险蓝皮书:中国健康保险发展报告(2021)》指出
来源:健康保险蓝皮书  作者:张天墨   发布时间:2021-12-14

  2021年12月13日,上海健康医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健康保险蓝皮书:中国健康保险发展报告(2021)》。

  蓝皮书分析指出,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对于个人医疗险的影响。

  第一,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2021年发展趋势。2020年,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下文简称“城惠保”)作为现象级产品在各地区涌现,保险公司、流量平台、健康管理公司、药品创新支付公司等涌入这个赛道,超过100款相关产品落地,共覆盖4000万人投保。虽然产品数量多,但是2020年上市的大部分产品缺乏政府机构的强力支持,推广效果并不佳,因此到2021年市场热度下降。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对于既往出现的种种乱象进行了规范,城惠保在2021年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虽然产品数量大幅度降低,但2021年上市的城惠保产品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助推下均取得了较高的参保率,截至2021年6月底,城惠保覆盖人群超过6000万人。2021年的城惠保产品大多具备如下特征。

  一是政府主导。此处“政府”主要是指地方医保局,因为医保局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建立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而城惠保作为商业保险也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此处“主导”是指政府积极主动地推动当地城惠保业务落地,从产品设计、承保公司招标、销售推动等关键环节掌握话语权。如果一个医疗险产品仅是产品名称出现“惠民”,但无政府主导,或者政府只是在发布会站台,并没有引领关键环节,则通常不会出现很好的普及效果。

  二是大流量推广。由于有政府的强力支持,城惠保的销售具备天然的流量优势。商业医疗险通常依赖于代理人散点式的推广,城惠保是依赖多种传播方式进行集中密集的营销。互联网流量平台(比如打开支付宝,在首页上就可以看到本地城惠保的推广链接)、短信、政府官方公众号、地铁站公交站广告、电视台广播广告、保险代理人、国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居委会等基层工作人员都可成为推广阵营。此外,有些省市为了提高推广成功率,通过医保个人账户开发城惠保的方式,降低了民众的支付压力。

  第二,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对百万医疗险的替代效应。行业调研显示,2021年的百万医疗险新单增速出现较大幅度放缓。一方面,无论是线下代理人渠道还是线上互联网渠道,过去几年均是依赖于未经开发的大客户流量产生高速增长。代理人渠道是依赖持续的增员,互联网渠道则是依赖大流量平台天然的用户沉淀。但当所有的流量被触达过后,粗放的流量变现模式的边际效率会明显降低。另一方面,城惠保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本应该被百万医疗险覆盖的人群的需求被挤占,产生了城惠保对于百万医疗险的挤占效应。

  从产品保障实质上看,城惠保是基本医保和大病医保的补充,百万医疗险是城惠保的补充,本质上不存在矛盾。但是之所以城惠保会对百万医疗险造成冲击,是因为民众对于医疗险理解能力不高以及代理人对产品的解释能力与医疗保障体系复杂性之间的矛盾。

  从客户端看,由于中国民众对于基本医保和个人医疗负担缺乏了解,认为“有了基本医保、投了城惠保就够用了,没有必要再投其他的商业医疗险”。购买保险的动机是获取安全感,而城惠保已经给了客户安全感,导致客户认为不需要投百万医疗险了。从代理人端看,代理人对于医疗险这种低件均的获客产品也并没有太深厚的理解和解释能力,因此几百万代理人中能把城惠保和百万医疗险区别清晰传达给客户的代理人非常有限。在这种市场缺乏教育、代理人缺乏能力的大背景下,客户认为投了城惠保就没必要投其他保险,代理人也说服不了客户加投其他健康险,矛盾就凸显出来了。

  (参见《健康保险蓝皮书:中国健康保险发展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1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