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皮书观点

构建自主可控、体系完善的重型燃气轮机产业链需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力量协同攻关
——《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21)No.10》指出
来源:产业蓝皮书  作者:张雯鑫   发布时间:2021-12-14

  2021年12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第10部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21)No.10》。

  蓝皮书指出,重型燃气轮机是新一代利用天然气等进行能源发电与动力驱动的高科技设备装置,是21世纪乃至更长时期内能源洁净利用与高效热-功转化的关键核心装备。为弥补我国重型燃气轮机产业链的缺陷和短板,突破国际领先企业对我国燃气轮机关键核心技术的制约与封锁,进一步提升重型燃气轮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自主可控、体系完善的重型燃气轮机产业链,当前亟须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力量协同攻关

  新时代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新型举国体制,是在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利用举国力量集中攻关实现创新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推动重型燃气轮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卡脖子”工程,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科研活动的自由创新,而是在国外技术封锁存在被“卡脖子”风险情况下的“后发赶超”。因此,有必要在发挥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基础上,通过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诸如“揭榜挂帅”等机制,集中力量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实施国家重大任务。一要充分发挥“中国燃气轮机产业创新联盟”的纽带与桥梁作用,加强国内高校院所、创新中心、动力集团、制造企业和行业用户等燃气轮机产学研用核心单位的联系沟通,协同构建项目式、矩阵型的攻关团队,形成协同高效、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形成研发、设计、制造、试验、维修和应用相结合的重型燃气轮机产业协同攻关体系。二要充分发挥中国重燃的引领协调作用,按照“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式”要求,以“科研工程化”为引领,搭建好重型燃气轮机设计建造一体化(AE模式)协同平台,集研发、设计、安装、调试与运维等全生命周期与各环节于一体,实现研发设计的可制造性,提高重型燃气轮机产业链、创新链的整体效能。三要更加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决定力量。重型燃气轮机新型举国体制应坚持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应摒弃单纯的技术挂帅思想,要兼顾注重技术路线的目标实现和注重成本效益的商业利益,以市场化应用和客户认可信任为最终目标。

2.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完善自主创新体系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重工、美国通用电气等重型燃气轮机企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起步阶段,失去中国市场将迟滞上述国际企业的转型升级。因此,尽管重型燃气轮机技术被国际少数企业垄断,但我国燃气轮机企业存在诸多有利契机,仍然可以继续与国际先进企业保持密切合作。

  除了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经验,构建完善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外,还要把握好智能制造、数字转型等时代契机,大力推进重型燃气轮机转型升级,积极将智能算法、增材制造技术等新兴产业技术融入重型燃气轮机设计制造一体化过程,从而为燃气轮机行业提供新的生产方式,降低设计与生产成本,不断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进而逐步构建重型燃气轮机设计制造的自主创新体系。

3. 释放更多政策红利促进重型燃气轮机快速发展

  2012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启动了包括两机专项等在内的多项支持政策,持续推动重型燃气轮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但目前尚没有成熟的完全自主的重型燃机产品,尚未建立自主可控、体系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体系。一是建议国家支持政策由专项的科技政策、产业政策,适当拓展到采取财政、税收、金融、贸易等多元政策体系支持,多措并举释放更多政策红利,根据细分领域和任务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全面提升产品研制、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体系建设能力,加快推进燃气轮机产业自主创新发展,逐步实现进口依赖的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具有竞争力的重型燃气轮机产业体系和自主创新技术体系。二是建议支持采用自主知识产权重型燃气轮机发电企业的鼓励政策,继续实施好《依托能源工程推进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好重型燃气轮机重大专项的重点工程项目,有效扩大重型燃气轮机设计、研发等工程项目市场需求,在加快推进清洁能源生产的同时,为自主创新燃气轮机核心技术提供市场空间。

  (参见《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21)No.10》p159-16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2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