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皮书观点

为顺利达成我国“3060”的减排目标,我国城市应根据自身特征开展梯次有序达峰工作
——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1):碳达峰碳中和专辑》指出
来源:气候变化绿皮书  作者:张天墨   发布时间:2021-12-20

  2021年12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第13部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1:碳达峰碳中和专辑》。《报告》指出,

  当前,我国明确了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减排目标,实现碳达峰是实现碳中和的前提条件。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城市作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战场,新形势不仅对城市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城市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轮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开展为我国城市总结了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改进经济和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和提升能源效率等方面的碳达峰路径共性特征。在中央“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的新要求下,针对全国城市开展碳达峰的差异性路径研究也十分必要。首先应识别出城市的特征差异,从而因地制宜地分析城市差异性的碳达峰路径,为此本文选取了我国七个主要区域具有代表性的60个城市作为分析样本,对不同特征城市的碳达峰路径进行了对比总结。

  通过对经济水平、人口数量、碳排放特征等特点进行总结,可以将60个城市分为六个类别,包括经济发达,以第三产业为主的A类地区;经济发达,以第二产业为主的B类地区;处于发展阶段,产业定位综合性较强的C类地区;处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传统重工业为主的D类地区;经济欠发达,生态环境脆弱的E类地区和经济欠发达,产业转型压力大的F类地区。利用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对六类城市碳排放趋势进行拟合,能够发现六类碳排放轨迹曲线拐点具有较大差别,但欠发达城市通过改善发展路径,存在进入发达城市类似发展轨迹的可能。由此可见,通过将不同类型城市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究城市碳排放特征差异的具体原因,有助于确定适合不同类别城市的碳达峰路径。

  为实现有条件的地区率先达峰的任务目标,结合城市分类分析,本文提出城市梯次有序达峰的概念。梯次有序达峰有助于国家科学规划各地区、行业达峰路径,提升城市达峰效率和质量。实现城市梯次有序达峰的设想需要从国家和城市两个角度开展工作。首先,国家应合理规划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达峰目标。对于重点开发区域可以适当延缓其达峰时间,降低峰值,禁止开发区域碳排放可以适度增长,稍晚实现达峰,实现错峰目的。在行业角度,可以要求城市内工业领域和能源领域碳排放率先实现达峰,建筑和交通领域稍迟达峰。其次,城市内部应从“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两个角度开展梯次有序达峰工作。城市应将低碳发展纳入整体规划布局,做好部门和区域间的达峰目标分解,同时应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方式,防止发生“锁定效应”。此外,在利用梯次达峰设想对达峰目标进行分解的过程中,城市也应处理好发展与减碳间的关系。

  碳达峰的峰值和时间影响了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因此城市应当在完成梯次有序达峰的基础上,追求更高质量、高水平的达峰目标,积极探索具有低碳潜力的自然与社会资源,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深入探索低碳带来的发展转型机会,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参见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1):碳达峰碳中和专辑》p254-26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2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