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加强国际环境治理的合作,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报告(2022)》指出
来源:生态文明绿皮书  作者:张雯鑫   发布时间:2022-06-01

  2022年5月29日,南京林业大学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报告(2022)》。

  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人类中心主义理念”正向“生态主义价值理念”转变。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已经形成了多个国际公约,我国作为缔约国也在积极贡献力量,履行相关条约规定的义务和责任。全球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各国的不断努力。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持续发挥作用,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积极提交国家自主贡献,坚持气候正义的价值理念。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我国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进一步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2020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面对全球性危机,我国宣布进一步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我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彰显。加强国际环境治理的合作,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1.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能够加快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进程

  我国通过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方面一直在积极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再到《巴黎协定》,我国作为缔约国一直在为全球气候治理发力。在《巴黎协定》所建立的“自下而上”减排模式下,我国积极提交国家自主贡献,并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积极同其他国家一道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此外,我国也非常重视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我国也一直在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条款,积极推动海洋环境健康发展。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进程中,我国应当继续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并为全球环境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夯实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话语体系。

2.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要不断加强国际环境合作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乃至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我国高度重视同联合国环境署的合作,支持联合国环境署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方案,共同推进绿色发展。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开展了南南气候变化合作,遵循国际环境法中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和国际合作原则,在未来将进一步拓宽国际环境合作治理的领域,有效打破不合法、不合理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应当不断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及环保技术国际合作,分享我国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海洋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的经验,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3.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要切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已取得长足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到2025年,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和国家战略区域的本底调查与评估,构建国家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和相对稳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左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左右,湿地保护率达到55%,自然海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率达到77%,92%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有所改善,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藏量保持在世界前列,初步形成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机制,基本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监测体系。

  到2035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监测体系全面完善,形成统一有序的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森林覆盖率达到2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0%,湿地保护率提高到60%左右,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以上,典型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显著改善,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可持续利用机制全面建立,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公民自觉行动,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参见《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报告(2022)》p21-2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5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