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web/resource/wwwroot_skwx/Ps/)}不存在! 模板/web/resource/wwwroot_skwx/Ps/)}不存在!
模板/web/resource/wwwroot_skwx/Ps/)}不存在!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浙江湖州中院首创生态环境多跨协同治理场景 助推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6·2022)》指出
来源:法治蓝皮书  作者:法治蓝皮书课题组   发布时间:2022-06-15

  2022年6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22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法院信息化蓝皮书》)发布暨中国法院信息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在经济转型时期往往显得尤为复杂,跨区域性、跨专业性特点更为突出。环境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某一机关或者单一诉讼途径,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于高质量、高效率解决生态环境纠纷的需求。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湖州以建设“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重要窗口”示范样板地为己任,积极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司法保障、社会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2020年11月以来,湖州中院在浙江高院的指导下,联合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开发建设了全国首个生态环境多跨协同治理场景——“绿源智治”协同系统,积极构建从生态环境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到基层治理的协同治理闭环,初步实现了生态环境线上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创造性地开启了生态环境协同保护e时代。上线以来,“绿源智治”系统已获评全国智慧法院典型案例、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法院创新案例等荣誉,并亮相世界环境司法大会予以推介。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绿源智治”协同系统创新全流程在线执法办案,构建了环境治理智能化系统。

  “绿源智治”协同系统将线下传统的环境资源执法与司法业务衔接流程整体迁移至线上。老百姓有了环境资源纠纷,检察院要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行政机关要申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司法确认、提起非诉执行审查等等,只要一部手机或者一台电脑,就可以在线申请、在线起诉,并实时了解进展。对于适宜调解的案件,系统已对接浙江解纷码,可实现一键分流引调。在行政执法和司法诉讼过程中,行政机关发现环境破坏行为仍在持续等行为,还可以在线申请法院对行为人发出禁止令、修复令等司法令状,防止环境损害扩大。当前,全省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已在线向法院申请各类司法令状160余份,原本需要5个工作日的流程被压缩至最快半小时。案件审理和执行过程中,法院还可以在线委托主管行政部门、专家等第三方协助确定修复方案,共同执行、监督生态修复。通过系统,浙江法院每年一键引调环境资源纠纷1900余件,化解1600余件,在线办理环境资源案件3800余件。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绿源智治”协同系统支持多主体在线协作共享,开辟了多元参与治理新渠道。

  “绿源智治”协同系统支持全省9大条线800余个职能部门开展在线业务协同,包括法院、检察、公安、司法以及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环境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均已作为成员单位入驻系统。成员单位可以将各自收到的环境资源案件线索和材料移送、同步推送至相关机关,并可以针对疑难复杂问题进行在线会商。系统引入了环境资源咨询专家、鉴定评估机构等第三方服务资源,成员单位可在线发起咨询、委托评估鉴定,为专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极大便利。目前,各协同部门已开展在线协作18000余次。系统还在浙江法院网实时更新生态修复、公告通知、案件数量等环境资源保护相关工作情况,为人民群众监督生态环境治理开辟渠道。同时,系统对接“企业码”“社区矫正”等平台,实现对排污企业、环境资源罪犯等特定群体的定向普法,精准推送环境资源典型案例、宣传公告等信息2500余条,覆盖4万余人次。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绿源智治”协同系统实现智能化同步数据分析,有效支撑了生态环境决策。

  “绿源智治”系统通过对接浙江法院办案办公平台、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等,归集12345政府阳光热线、生态环境部门以及基层网格员掌握的环境资源投诉举报信息,共享环境资源地方立法、行政执法和司法案件信息187万余条,并能够对流通系统的各类数据进行同步大数据分析,将涉及各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的线索、信息分别推送至相应行政主管部门和司法机关,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易发领域、地域分布、数量变化等进行实时动态数据分析,有力服务生态环境科学治理。同时,系统还对接了生态环境安全子指数、“两山”转化成效等数据,呈现环境协同治理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积极价值。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绿源智治”协同系统探索创新理论制度成果,重塑了生态环境治理流程。

  一是在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办理环境资源非诉执行审查案件的基础上,首创裁执分离案件执行督办机制。即针对司法实践中裁执分离案件裁而不执现象突出的问题,在当前“绿源智治”系统已实现环境资源行政非诉执行审查案件全流程在线办理的基础上,开发行政非诉执行督促功能,设计督促流程,法院作出裁定后由执行法官启动督促程序,乡镇街道等执行责任主体在执行期限内反馈执行情况,由申请单位、属地司法局和法院联合审查,并跟踪、督促执行情况。二是在实现环境资源执法司法业务在线协同的基础上,探索环资案件“民刑责任统筹”办理机制,即针对司法实践中同一行为人因同一环境侵权行为同时受到刑事制裁与民事追偿的情形,探索将民事公益诉讼中赔偿义务人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履行情况和对生态环境的修复程度作为刑事案件的量刑参考,建立刑事制裁、民事赔偿与生态补偿有机衔接的环境修复责任制度,起到降低环境治理成本、提高生态修复实效的双重作用。三是在实现环境资源案件“一案一修复”的基础上,建立生态修复基地群团和修复管理人机制,在全省建立优美生态环境展示、生态环境修复、环境保护科普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司法保护基地48个。系统上线以来,全省法院已在线发布修复任务118个,线下补植树苗990余亩,放养鱼苗200余万尾,基本形成线上协同、线下修复的生态环境修复新机制。

分享到:
模板/web/resource/wwwroot_skwx/Ps/)}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