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坚守和完善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23)》指出
来源:国际形势黄皮书  作者:吴禹霖   发布时间:2023-01-03

  2022年12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23)》。

  黄皮书指出,在当前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中,中国要想长远维护和培育自身的全局利益,就不可能固守于“独善其身”。在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中国也始终呼吁和尝试建立一种符合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即使美国对华竞争日趋极端,中国在与美互动时仍在思考将中美和平共处之道和完善国际秩序结合起来。在2021年9月中美领导人视频会晤中,习近平主席高屋建瓴地提醒美方,在引领国际社会面对诸多突出挑战时,“中美合作也许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中美合作是万万不能的”,两国应该“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捍卫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这种日益自觉的探索也让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方面更加深入和系统。

  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坚守和完善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方面取得了两个突出成就。其一是正式提出“真正的多边主义”概念,指出全世界应当是“一个体系”,共享“一个秩序”和“一套规则”,明确和强调了国际秩序的整体性和普遍性。从2021年上半年开始,鉴于美西方打着所谓“基于规则的秩序”的旗号变本加厉地污蔑中国外交,中国开始更具针对性地揭露和批判美国的“伪多边主义”及其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的图谋。2021年9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正式归纳和倡导了真正的多边主义。他指出,世界只有一个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真正的多边主义要以所有国家共同维护普遍安全、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和共同掌握世界命运的核心平台为支柱。此后,“真正的多边主义”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高频词,体现了中国在世界政治和全球经济出现“裂变”迹象的关键时刻坚守普遍国际秩序的决心。在2022年1月17日召开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形象地指出,真正的多边主义是要“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

  其二是树起“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两面大旗,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了更加系统的政策支撑。两大倡议既分别回答了“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以何种理念确保全人类继续坚持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又共同阐释了全球发展和安全治理之间的应有关系,即以发展为解决安全问题的“总钥匙”,以安全为保障发展的“大前提”。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于2021年9月21日举行的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强调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的新阶段,共有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坚持行动导向六项原则。2021年10月,中国外交部发布《中国联合国合作立场文件》,其中专门阐述了全球发展倡议的理念、目标和重点合作领域。与美国当前鼓吹“小圈子”发展不同,全球发展倡议是向全世界开放的公共产品,高度重视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既有国际发展机制的对接,主张兼顾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工业水平和促进发达国家的贸易、投资与就业增长。

  全球安全倡议提出于2022年4月22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年会召开时,乌克兰危机正在不断发酵,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和粮食危机开始抬头。美西方大肆鼓噪对俄封锁孤立,并试图“祸水东引”,污蔑“中俄轴心”以乌克兰危机为起点挑起“新冷战”。其他很多国家对冷战后国际安全秩序的信心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动摇。面对“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的全球变局,习近平主席主张世界各国应“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正式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该倡议同样有六项原则,即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与美西方表面维护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实则借机加紧推行针对其他大国的阵营对抗不同,中国在全球安全倡议中一方面强调安全的不可分割性和安全治理的均衡性,反对将安全问题的爆发不公正地归咎于一方,另一方面反对以应对危机为由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恶化和扩散安全冲突。

  全球安全倡议反映了中国不同于美西方的整体安全观,它的提出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下半年,美西方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因乌克兰问题日益紧张,俄乌边境局势不断升级。在半年多的时间里,美国一面四处宣扬俄罗斯将主动挑起危机,一面多次拒绝俄方提出的签署安全保障协议的要求,拜登更是反复威胁将加大对俄制裁力度并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武器。2022年1月26日,美国和北约分别正式向俄罗斯递交关于安全保障问题的书面答复,拒绝就北约停止东扩和不部署威胁俄领土的打击性武器做出承诺。面对严峻形势,中国坚定地立足于公正立场,坚持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所有相关国家发展建设性关系,拒绝采取进一步破坏国际稳定的做法。2022年2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应邀访华并出席第24届冬季奥运会开幕式。访问期间,中俄双方发布了《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声明强调,“各国人民命运与共,任何国家都不能也不应脱离世界安全、以他国安全为代价而实现自身安全”,明确批评了北约继续扩张和美国推行“印太战略”等谋求单方面军事优势、渲染对立对抗、严重破坏国际安全秩序的做法。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中国积极斡旋各方,不仅致力于缓解紧张局势、劝和促谈,而且始终强调应遵循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消除危机根源。2022年3月18日,习近平主席再次与拜登视频通话。通话中,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一方面指出“国家关系不能走到兵戎相向这一步,冲突对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强调地区安全不能以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来保障,美国和北约应当与俄罗斯对话,解开乌克兰危机的背后症结,化解俄乌双方的安全忧虑。围绕乌克兰危机,中国始终坚持主张国际社会应正视俄罗斯在安全方面的正当诉求,发挥联合国安理会的建设性作用而非“火上浇油”,呼吁各方充分对话,朝着形成平衡、持续、有效的欧洲安全机制相向而行。对于美西方大力鼓吹将俄罗斯排除在二十国集团等国际机制之外,中国坚决反对。中国在俄罗斯成员资格问题上的立场得到了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和多数成员的支持,俄外长拉夫罗夫也如期参加了2022年7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外长会。这充分说明中国所主张的全球安全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广泛支持。

  (参见《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23)》p37~4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