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近10年我国孕产妇死亡下降幅度超过40%
——《妇女蓝皮书:新时代中国妇女发展报告(2022)》指出
来源:妇女蓝皮书  作者:张雯鑫   发布时间:2023-04-20

  2023年4月19日,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全球女性发展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妇女蓝皮书:新时代中国妇女发展报告(2022)——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蓝皮书指出,近10年我国孕产妇死亡下降幅度超过40%。

  孕产妇死亡率即每十万活产中的孕产妇死亡数,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评价指标。2010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高达30.0/10万,之后稳步下降。2015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20.1/10万,之后一直控制在20/10万以内(见图2)。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要求到2015年,全球的孕产妇死亡率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下降3/4,中国于2014年提前实现了MDG,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实现全球MDG的国家之一。2021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到16.1/10万,与2010年相比下降幅度达到46%,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远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全球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对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由高到低降序排列,我国从1990年的第97位后移至2017年的第151位,孕产妇死亡率这一妇幼健康核心指标目前已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行列,被世界卫生组织评定为“全球十个妇幼健康高绩效国家之一”。按照城乡分层分析,结果发现2020年我国城市与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4.1/10万和18.5/10万,在2010年的基础上分别降低了52.5%和38.5%,城乡孕产妇死亡率均呈现下降趋势。

图2  2000~202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资料来源:2021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分为直接和间接产科原因,直接产科原因一般包括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褥感染,间接产科原因一般包括心脏病、肝病、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症、肺炎以及其他疾病。从死因别死亡率来看,在2010~2020年,我国直接产科原因引发的孕产妇死亡大幅减少。2010年我国直接产科原因引发的死因别死亡率为15.2/10万,2020年下降到7.8/10万,下降幅度为48.7%。按照城乡分层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城市地区由直接产科原因引发的死因别死亡率由2010年的12.7/10万下降到2020年的6.9/10万,农村地区由2010年的15.9/10万下降到2020年的8.4/10万,城乡均呈现下降趋势(见表1)。

34

  (参见《妇女蓝皮书:新时代中国妇女发展报告(2022)》p61-6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2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