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未成年人网络消费呈现垂直型趣缘化,存在“圈子”和“层级”分化
——《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指出
来源:青少年蓝皮书  作者:张雯鑫   发布时间:2023-09-18

  2023年9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张家港共同发布了《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这是该蓝皮书首次在京外发布。

  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张家港市委宣传部、张家港市文明办、张家港市网信办、张家港市社科联、精神文明建设张家港研究与交流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协办。

  蓝皮书指出,尽管未成年人尚未经济独立,其网络文化消费已经体现出一定的圈层消费特征。商品的文化属性能否得到认可、引发情感共鸣,成为赢得未成年一代消费者的关键。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兴趣圈层更加垂直多元,分门别类,体系强大。诸如Bilibili就拥有超过200万的文化标签,包括御宅、美妆、萌宠等;核心圈层包括游戏、番剧、古风等品类,核心圈之下又有许多分支。而看起来相似的趣缘圈之间,都有细分的品类,如古风音乐圈、汉服圈、仙古圈等。“圈外人”认为类似的这些趣缘圈,实际上只有小部分交集,各圈之间有不互通的消费偏好、语言符号和行为方式,甚至可能还有泾渭分明的壁垒或者对立。

  “兴趣市场”是新消费文化中的集体共识,网络圈层组织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共识。消费新圈层不能简单套部落化解释;在“部落中”它还暗含了圈与层级两个维度。一是水平层面的兴趣“圈”,即消费者通过摆脱原有的阶层束缚,依据兴趣爱好而结成的集群。二是垂直层面的分化“层”,即在生产和消费变得模糊的同时,圈内消费者的地位分级却显得愈发明晰。更为确切地讲,在由平台、意见领袖、普通消费者共同构成的网络中,兴趣市场的共识正被“情感+利益”的圈层逻辑放大,致使消费行为激进化。“分层”是圈子形成后的必然趋势。诚然,未成年人网络圈层消费中的阶层性,一定程度上是父母经济社会地位的映射。

  (参见《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p18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9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