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建设中国特色资本市场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3)》指出
来源: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  作者:吴禹霖   发布时间:2023-11-24

  2023年11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3)》。

  蓝皮书指出,过去五年,中国持续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抓住注册制改革这个“龙头”,制定实施“深改12条”,一揽子推进交易、退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等基础制度改革。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管长远、管根本的制度机制相继落地,新《证券法》、《刑法修正案(十一)》、《期货和衍生品法》发布实施,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2022年以来,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常态化退市格局基本形成,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重要成果。《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发布,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落地实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内在要求。建设中国特色资本市场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一是聚焦支持科技创新,稳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中国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关键推动力量,一批可能有未来发展前景、风险和收益并存的创新型企业存在资金需求。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加长期资本供给,有利于满足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多元化、差异化融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资本市场需着力健全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机制,统筹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统筹股市和债市协同发展,统筹一、二级市场动态平衡,进一步畅通“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二是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体。目前,中国A股上市公司已逾5000家,涵盖了国民经济行业20个门类行业中,除2个非营利门类行业外的18个门类行业97个大类行业中的80个大类行业,构成了宏观经济的重要微观基础。下一步,资本市场要更好地服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有针对性地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完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的合力,大力提高对各种所有制、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的服务能力。

  三是坚持“大投保”理念,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投资者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主体。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数量已超2.2亿人,其中95%以上为中小投资者。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仅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稳定,也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需要树牢“大投保”理念,加强行政执法、民事赔偿、刑事追责的机制衔接,畅通投资者维权救济渠道,运用更多现代科技手段,提升问题线索发现能力。

  (参见《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3)》,P20~2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11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