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中国边疆发展的六大重点任务
——《边疆蓝皮书:中国边疆发展报告(2023)》指出
来源:边疆蓝皮书  作者:张雯鑫   发布时间:2024-04-17

  2024年3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边疆蓝皮书:中国边疆发展报告(2023)》。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科教人才、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六个方面,对边疆地区发展的重点任务也做出了战略安排。

  (一)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端是否动力强劲、总体匹配,动态平衡、良性互动。

  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国边疆地区从综合条件方面看相对落后,但也有区位优势。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中国边疆地区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弥补固有短板和不足,促进我国边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我国边疆地区发展的自然资源禀赋看,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或者说,将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传统要素与创新驱动因素有效地结合起来。

  我国边疆地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恰恰处于重要节点和结合部的位置,应将自然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实效,将后发优势转化为承接东部产业的实际效能。边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成为东部地区进行大规模投资的领域,以加快高质量发展,弥补西部地区城乡基础设施的短板。我国边疆地区一个明显的短板是,营商环境不够好,这对国内外资本的进入是一个不利因素。因此,我国边疆地区若要高质量发展,首先应下决心改善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力度,激发市场潜力和提高区外资本的关注度,疏通生产、供给、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促进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将我国边疆地区的区位优势条件变为对外合作的连接带和契合带。边疆地区应该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地区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鉴于边疆地区的地理区位,其应在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以及在双循环中发挥枢纽和桥梁作用,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8]。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成农业强国。要推进耕地保护建设,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水平,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全环节覆盖,推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推进农业对外合作全方位展开。

  我国边疆地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夯实粮食基础,确保粮食安全。把粮食稳产增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要把握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耕地,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二是种子,深入实施种子振兴行动,推进种子科技攻坚。加强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还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制止食物浪费,构建多元化食品供给体系。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三)区域协调发展,兴边富民、稳边固边

  边疆地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我国城市集群划分多以行政区划为标准,当下和未来将更看重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快优化“城市群+都市圈”的多支点网络化城市空间格局。城市群是突破行政边界的自组织复杂系统,内部具有产业关联配套、市场一体化等经济联系,促进人口、资源、技术等要素的高效配置,以及产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与空间均等化。县城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加强县城建设,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居民幸福感。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以人为本、为民而建是新型城镇化的要义所在。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我国边疆地区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职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依托。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以来,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但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要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在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方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要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支持农产品生产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支持生态功能区把重点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上来,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海洋是经济区域,也是生态区域,要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大力改善边境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完善沿边城镇体系,支持边境口岸建设,加快抵边村镇和抵边通道建设,推动边境贸易创新发展,加大对重点边境地区发展精准支持力度。这是我国边疆发展的重要措施。各边疆地区内部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如新疆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就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辽宁和广西都存在沿海地区与其他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其他边疆省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此类现象。这就需要我国边疆省区注意发展进程中的系统性和协调性,通过协调发展使得我国边疆各省区的发展态势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我国进一步完善开放格局的背景下,我国大部分边疆地区开放仍然相对滞后,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开放程度不高,向西开放弱于向东开放。下一步,边疆地区需要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网络。边疆地区要深度参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如何提高我国边疆地区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是一个非常迫切的现实问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而我国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更需要进一步提高。在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格局下,我国沿边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具有很大的影响。我国边疆地区地处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前沿,应在对外贸易和投资等领域不断增强活跃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沿边对外开放新体制和高层次的沿边开放型经济。

  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两个未来发展方向是推进要素型开放和稳步扩大制度性开放。要素型开放目标是依托我国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制度性开放是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健全高水平法治保障,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边疆地区对外开放制度设计方面应该跟上国家的总体思路。

  (五)推动科教人才、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边疆地区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来培养。边疆地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先均质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边疆地区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建设边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边疆地区民生。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边疆发展的重要任务,推动绿色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人民幸福感的增长点。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充分发挥森林“碳库”重要作用,精心抓好边疆地区碳汇试点工作,丰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努力实现生态高颜值和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力争消除重污染天气,确保空气质量保持领先优势。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改善成果,开展重点流域污染整治,加强水源地保护,抓好多污染物协同治理,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持续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

  (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赋予所有改革发展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在边疆地区牢不可破。坚持以发展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实施兴边富民、稳边固边行动,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以民族文化交融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氛围,构筑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共有精神家园。坚持以法治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此外,党的二十大提出未来五年主要任务,对于当前大力推进边疆发展、实现近期发展目标也具有指导意义。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

  (参见《边疆蓝皮书:中国边疆发展报告(2023)》p12-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3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