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聚焦

毕业不失业:2017年大学生就业生态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江山 发布时间:2017-07-03

毕业不失业

 

  导语:转眼又是大学毕业季,您的朋友圈中是否再次被创意毕业照、毕业晚会秒拍等刷屏?除了学生时代的美好情怀,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问题也再次进入公众视野。2017年,795万毕业生再度打造“史上最难就业季”,号称年年严峻的就业问题是否真的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源自何方?面对“就业难”,高校、政府、大学生都有何应对?

  皮书数据库值此毕业季,梳理库中整体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结果分析等相关主题资源,带您一探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动向,预测2017年大学生就业生态!

 

 

 

2016年就业形势分析与2017年展望

 

  2016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延续缓中趋稳态势,部分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势头良好,然而尚不能完全抵消传统行业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减弱带来的影响,前三季度全国GDP增长6.7%,同比降低0.3个百分点。经济减速会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适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稳增长、保就业”的政策措施,并且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扫除创业创新体制机制障碍,通过促创业带动新就业,就业情况总体保持基本稳定,但也应注意到一些区域性、结构性、周期性失业风险正在逐步显现。

  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67万人,同比基本持平,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了全年目标。第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同比及环比均微降0.01个百分点,低于4.5%的年度调控目标;调查失业率维持在小范围内波动,9月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为2013年6月以来的首次低于5%。人社部对3万多家企业的动态监测显示,6月末监测企业岗位总数为2006万个,比上年末减少2.0%,但流失幅度同比收窄了0.4个百分点。以上情况都表明,虽然经济增长放缓对就业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就业总体情况仍然基本稳定。

  陈彬:管理学博士,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就业与收入分配、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能源与资源环境经济等。

阅读更多>>

 
 

 

2016届毕业生就业结果分析报告

 

  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6%)与2015届(91.7%)基本持平,比2014届(92.1%)略低。其中,本科院校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8%,与2015届(92.2%)基本持平,比2014届(92.6%)略低;高职高专院校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与2015届、2014届(分别为91.2%、91.5%)基本持平。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呈现平稳态势。

  可以看出,2016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93.6%),其次是工学。(93.5%);最低的是法学(84.9%)。

  2016届各学科门类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

1

 

  王伯庆:麦可思公司HR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
  郭娇:博士,麦可思研究院院长。
  麦可思研究院:中国首家提供高等教育管理数据与解决方案的专业公司,高校、社会大众、用人单位和政府公认的第三方权威数据机构,每年编著出版《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且长期为国内多所高等院校提供年度数据跟踪与解决方案服务
 

阅读更多>>

 

 

 

大学生就业压力产生原因分析

 

  1.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使就业形势复杂

  第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缩减,高端产业受到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的挤压,低端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面临东南亚低成本的竞争,使主要依靠外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受到影响。第二,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面临生产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及大规模资本投资收益率下降等问题,急需实现创新驱动和国内消费需求拉动的生产力提升。第三,局部地区就业压力加大,如东北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产业结构,在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以后,抗风险能力、抗市场冲击能力相对较弱,就业压力及风险增加,从结构调整的长期来看,就业压力会持续上升。

  2.高校专业设置与岗位供需不匹配

  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实践存在错位或脱节现象,导致企业技能岗位要求和大学毕业生现有技能不相匹配。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提供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专业受市场欢迎的程度和学校专业优势有正相关的关系,在专业性与综合性两类大学中,就业率最好的几所大学往往是专业化大学。排第一名的中国药科大学和排第二名的北京邮电大学,都以专业见长。

  中国的经济结构需要转型升级,要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或者服务业,2015年这些领域的就业比重见长,选择创业或升学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比例持续增加。高教管理数据与咨询专业机构麦可思公司连续7年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0~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长排名中,互联网开发及应用已名列第四,增加了2.1%。增长比例排前三的分别是中小学教育(增加3.9%)、医疗保健/紧急救助(增加2.9%)、建筑工程(增加2.7%)。排在第五的是美术/设计/创意(增加1.2%)。 

 4

  3.高校师资队伍的发展及建设速度滞后

  与社会其他部门及各类企业日新月异的革新动力及竞争压力相比,部分高校教师缺乏一线实战经验,教材更新慢,教学模式创新不够,与培养具有就业竞争力的学生的最根本要求没有完全衔接。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专业化有待提升,就业指导方面的讲座及其他活动较少缺乏熟悉国家政策、拥有科学指导方法、随时关注就业市场信息、能够深入调研及研究的专业队伍。

  4.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短板

  中央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但还没有完善的创业体系建设,政策落地还需要经历政策落实、部门配合、师生互动、整体规划和协调提升等过程,需要项目的开发建设及模拟训练,要获得资金、技术扶持及创业能力的培养等多方面要素的投入。目前专业教育革新与创新创业教育还未达成协同配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完善。

  5.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观念有待提高和转变

  第一,职业规划不够,对自我与社会的认识不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没有及早进行,对就业前景关注度不够、自我决策力差,对职业定向过于局限于一个职业点上,都可能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不利的位置。第二,就业竞争力不强。大学生在校期间若不能适应新出现的岗位需求,满足医疗、教育、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对知识、技能、素养各方面的要求,毕业生供需不匹配风险就会加大。第三,创新创业动力、经验不足。现有教育体制基本仍是以劳动力供给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缺乏把握互联网创业机会和积累社会人脉的经验。

  张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

  许文静:临沂大学传媒学院讲师

阅读更多>>

 

 

 

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

 

  我国的多项关于促进就业的政策文件都提到,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很多针对青年群体的就业促进与保障政策都是围绕高校毕业生群体而设定的。这也是当前我国青年就业政策的一个显著特点。很多地方设立了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就业服务中心、就业指导中心或创业指导中心,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概括起来,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

  在毕业生离校前,广泛开展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为在校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岗位信息、培训鉴定等服务。在毕业生离校后,深入推进实名制就业服务,摸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情况、底数和就业意愿,主动提供就业服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将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就业援助体系并提供就业援助,建立专门台账,实施“一对一”重点帮扶,并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或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

  2.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

  为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优化基层组织的人才结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包括大学生“村官”政策、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同时我国从1980年开始建立了选调生制度。各地党委组织部从高等院校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培养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将选调生作为党政干部的后备人才。

 

2

 

  3.开展就业见习计划

  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工商总局、全国工商联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关于印发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的通知》,决定自2009年至2011年,拓展和规范一批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实施了青年见习计划,在帮助青年从失业向就业的过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一是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技工院校等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面向高校毕业生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广泛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鼓励企业结合岗位要求,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政府认定培训机构,对新录用的高校毕业生开展以岗位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三是大力开展创业培训。积极推动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不断提高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的效果。四是加强培训信息引导。及时发布职业培训信息,引导高校毕业生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专业特点,结合就业、参加就业见习以及到基层服务的需要,自主选择参加适合的培训项目。五是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积极面向高校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宣传咨询活动,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按规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5.创业服务

  将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作为本地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将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创业服务体系支持范围,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和创业服务。一方面,开辟了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如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税费减免政策、培训补贴政策和融资、跟踪扶持政策等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金融支持;另一方面,通过简化手续,加强指导,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此外,还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思维,提高创业素质。201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目标是在2010~2012年3年内引领45万名大学生实现创业,使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条件的大学生都接受创业培训,使准备创业的大学生都得到创业指导服务。

  鲍春雷:管理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现就职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就业与人力资源管理。曾在《中州学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国劳动》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劳工青年就业项目及省部级课题。

阅读更多>>

 

 

 

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调查报告

 

  在社会实践方面,从动因来看,多数被调查毕业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动因较为积极,“提高就业素质和能力,积累就业经验”“更好地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为主。从形式来看,社会实践以社会调查、实习和兼职为主,绝大多数毕业生参加过社会调查,但仍有少数人没按规定参加社会调查,大学生主要在企业和事业单位实习,在党政机关实习的人数最少。从渠道来看,大学生主要通过学校获得社会调查和实习的机会,而主要是自主寻找兼职机会。从专业的相关性来看,社会调查和实习的内容与所学专业的关联性相对较强,而兼职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关联性相对较弱。从时间来看,有超过七成的被调查毕业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的时间累计在四周以上,其中有超过三成的被调查毕业生社会实践时间累计在四周到三个月。从作用来看,大部分被调查毕业生认可社会实践对初次就业的作用。对于存在的问题方面,被调查毕业生反映:社会调查往往不深入不具体,效果不理想;实习过程中用人单位缺乏规范而完善的实习生管理制度;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缺乏权益保护。

 

3

 

  在就业能力方面,被调查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对就业能力提升作用最大的是带薪实习;社会调查经历对提升“专业技能”“责任意识和责任感”“执行能力”“基本技能”“专业知识”的影响较大,对提升“持续学习能力”“自信进取”“组织管理能力”“创业能力”“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影响较小;实习经历对提升“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工作适应能力”“职业选择和发展定位”“执行能力”的影响较大,对提升“自信进取”“信息获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业能力”“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影响较小;兼职经历对提升“吃苦耐劳”“工作适应能力”“执行能力”“责任意识和责任感”“沟通协调能力”的影响较大,对提升“持续学习能力”“创业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影响较小。

  在就业质量方面,九成以上被调查毕业生在毕业六个月内初次就业;有接近七成被调查毕业生在企业初次就业,不到三成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单位是其社会实践所在的单位;有超过八成的被调查毕业生起薪水平在每月4000元以下;九成以上被调查毕业生对初次就业所从事的工作较为满意;近九成被调查毕业生就业稳定性较好。

  奉莹:博士,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与政策评价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李志更: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与政策评价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