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皮书研创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研究

痛心 | 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发展现状调查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15-09-17

  本次调查覆盖中西部以及东北等地20个省份(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陕西、云南、西藏、新疆),抽样为每个省(区/市)省会城市小学1~2所,每个省(区/市)1~2个贫困县,每个贫困县至少1所乡镇中心小学、村小或教学点,共调研88所小学,对这88所小学校长、56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学龄儿童调查对象是在校6~14岁的小学生。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指标图集(2014)》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提前完成贫困人口减半、普及初等教育、降低儿童死亡率等千年发展目标。尽管中国取得显著的发展成就,但在城乡之间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之间仍旧存在巨大的差异和不平等。我国儿童事业发展的不平衡,特别表现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4000万儿童在健康和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贫困地区儿童开展健康保障和教育帮扶,是帮助贫困地区真正斩断“穷根”的根本途径。这是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关注和支持贫困地区儿童发展。

  关注和了解农村贫困地区乡镇及以下儿童的发展现状、提高这些处于农村教育最底层的弱势群体的能见度,以便对其发展实施有效干预,缩小其与发达地区儿童间发展的差距,是推进教育公平的必要之举。2014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贫困地区学龄儿童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受中国扶贫基金会支持。本文主要从日常作息、在校学习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评价、受教育条件实现状况五个大维度,通过城乡对比(省会城市小学和贫困县小学),贫困县乡镇中心小学和村小、教学点的对比,综合比较和评价贫困地区学龄儿童的发展现状。

  调查发现

  (一)卫生习惯不良和营养搭配不合理仍是影响贫困地区学龄儿童身体健康的两大因素

  学龄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加速期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关键期,通过此次调查可以发现,卫生习惯不良和营养搭配不合理依旧是影响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健康发展的两大因素。

  在饮食卫生方面,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在无洗手习惯、饮食不干净而致病,以及在饮用生水上,都占到了一半以上的比例,有两成以上的儿童会出现饮水中毒情况。有很大一部分学生(48.5%)没有养成每次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而调查中发现部分学校没有自来水等供学生洗漱的条件也是学校卫生隐患的重要体现。在饮食不干净导致生病、饮用生水的调查中,统计表明贫困地区和省城小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

  核心营养应从肉食里摄取,适时适量地在饮食中添加鸡、鱼、肉、蛋等富含营养物质的食物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从调查来看,贫困地区有近两成的小学生每周只能吃一次肉,还有一成的学生很长时间才能吃一次肉,且学生们能吃到的食物结构单一,对于贫困地区的儿童来说,这是其生长发育要比大城市儿童迟缓的重要原因。

  (二)教师评价乡镇中心小学学龄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为突出

  调查显示,贫困县农村学校的学生数量远远低于城市学校,但是寄宿生比例远远高于城市小学;超过60%的农村学校寄宿生人数在50~300之间,其中留守儿童的比例占56.3%。这些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为了更客观地评价贫困地区学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结合教师问卷调查中教师对学生性格问题、情绪问题、行为问题、人际关系、学习适应的评价,对省城小学生和贫困县(乡镇中心小学和村小、教学点)小学生在性格问题、情绪问题、行为问题、人际关系、学习适应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整体来看,学生普遍反映出的性格问题是依赖性过强;其次为固执任性。在三种类型学校学生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乡镇中心校的学生在依赖、嫉妒、自卑、孤僻等多种性格问题中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类型的学校,这可能缘于其留守儿童的比例更高。村小/教学点学生的孤僻、自卑比例高于城市学校而低于乡镇中心小学。

  学生最容易产生的情绪问题是缺乏自信,其次为“易烦恼、小心眼”。三类学校比较而言,村小/教学点的学生“缺乏自信”的比例(62.4%)明显高于乡镇中心校(59.0%)和城市学校(41.3%)的学生;而他们的精神压力明显小于其他两类学校的学生。

  村小/教学点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比例最高(88.9%),其次为城市学校的学生,相对较低的是乡镇中心校的学生;但是在离家出走、逃学、偷窃、说谎等不良行为方面,乡镇中心校学生所占的比例却远远高于其他两种类型学校的学生。

  村小/教学点中存在“自我中心”问题的学生比例最高,其次为乡镇中心校,最后为城市学校的学生;而在“指责别人”、“难以合作”“不能友好相处”等问题上,乡镇中心校学生的问题尤为明显,远远高过其他两种类型学校的学生。

  在学习适应方面,大多数老师眼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是被动的”。通过对比发现,村小/教学点中厌学者的比例高达35%,远比其他两类学校高;而学习被动的比例,乡镇中心小学学生的比例最高(67.5%)。可见农村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比较突出。

  综上所述,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含乡镇中心校和村小、教学点)的心理健康问题远比省会城市学龄儿童严重得多。尤其是乡镇中心校的学龄儿童,在大多数调查项目上都表现出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贫困地区村小、教学点的学龄儿童群体的基本在校生活条件保障不足

  本次调查了省会城市小学与贫困县小学学校硬件条件配置状况,主要了解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宿、医疗、安全等的硬件设施配备情况,除了进行省城小学与贫困县小学的整体对比分析外,还将乡镇中心小学与村小、教学点的基本硬件配备进行对比分析。

  贫困县村小、教学点能为学生提供的食宿、医疗、卫生、安全等硬件设施相当匮乏,这些设施的服务质量与省城小学相比非常低下。

  1. 学校医疗保障极其匮乏

  贫困县乡镇中心小学及以下学校的医务室和专职校医极度匮乏,与省城小学差距甚大,数据反映有3/4的省会城市小学设有医务室,能够为学生提供医疗安全保障;贫困县乡镇中心小学设有医务室的比例也接近学校数量的一半(46.9%);最让人担忧的情况是,贫困县村小/教学点中,有95%以上的学校没有医务室。省会城市小学校医中有超过一半的医生为专职医生,兼职比例超过四成;贫困县乡镇中心小学方面,四成学校的校医为兼职,专职比例为8%;贫困县村小/教学点校医任职情况依然堪忧——专职校医比例为零,兼职校医的比例也仅为20%。

  2. 卫生状况亟待改善

  有超过八成的贫困县中心小学设有食堂,但其中的一半急缺食堂清洁、卫生设备;有超过六成的贫困县村小、教学点设有食堂,其中超过两成的学校也急缺食堂清洁、卫生设备;被调查的贫困县小学的厕所卫生条件亟待改善,其中反映“厕所卫生条件差”最多的也是村小、教学点。

  3. 安全隐患亟须排除

  从问卷反馈的调查数据得知,贫困县村小、教学点有接近30%的校长报告学校有危房,这会严重威胁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时的人身安全,这说明贫困县村小、教学点危房亟待改造或重建;而90%左右的省会城市小学以及贫困县乡镇中心小学没有危房。

  4. 低龄寄宿儿童的基本食宿条件得不到保障

  省会城市小学有超过七成的学校拥有直接饮水设备,而贫困县乡镇中心小学和贫困县村小/教学点拥有直接饮用水设备的比例刚刚超出50%。村小、教学点中有七成没有开水供应,这将会影响学生的饮水安全与身体健康;相比之下,省会城市小学和贫困县乡镇中心小学都有80%左右的学校能够提供开水。

  贫困县乡镇中心校及以下小学寄宿生规模远远超出省城小学,但其学生寄宿环境堪忧。数据统计表明,仍然存在一间宿舍最多40人、一张床睡3人以上的情况,这也与近年来进行的类似调查的结论比较一致。

  经调查数据统计,乡镇中心校八成以上(86.67%)的学校有低龄寄宿生;而村小和教学点中,有1/3的学校有低龄寄宿生。经统计,所调查的贫困县寄宿制小学中有接近八成(77.78%)的学校有低龄寄宿生(1~3年级),1~3年级全部覆盖的学校占46.7%,2~3年级学生寄宿的学校占比33.3%,仅有3年级的学校占比20%。

  乡镇中心小学有超过八成的低龄寄宿生,但乡镇中心校中只有四成(43.50%)的学校有浴室,而其中有浴室的学校不到六成(57.14%)可以为学生们供应热水;最令人担忧的是,村小/教学点全部没有浴室,难以保障住宿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卫生状况。

  (四)贫困地区村小/教学点的学龄儿童享有的教育资源,与乡镇中心校相比差距极大

  调查还从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教学硬件资源和软性教学资源(师资、课程等)方面,进一步了解教育资源在各类学校的配置情况。

  1. 教学硬件资源配置对比

  贫困县村小、教学点的教室条件(采光、照明、消防、桌椅更新等)不如乡镇中心小学,贫困县村小/教学点学生的教室学习条件远不如省城小学;村小/教学点在“图书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科学实验室、校园网建立等方面”的情况不如乡镇中心小学,与省城小学相比显得极其缺乏。

  2. 软性教学资源配置的比较

  软性教育教学资源的好坏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教育质量。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师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素质教育实施”等与教育质量密切相关。本次调查涉及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师资、课程与教学资源等方面。

  (1)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现象依然严重。

  从“是否有该学科专业的教师任教”的教师配备来看,贫困县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现象严重:总体来看,与省会城市小学相比,非常缺乏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师,村小和教学点奇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音、体、美、科学课程专职教师的数量不如省城小学配备充分,这些担任(专职或兼职)音、体、美、科学课程的老师接受学科专业培训的机会远低于省城小学教师,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在信息技术课配备专职教师的数量上,省会学校与贫困县学校差异巨大,省会城市学校拥有专任信息技术教师的比例(84.38%)是贫困县(40%)的两倍多。

  (2)贫困县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水平远低于省城小学教师的水平。

  贫困县农村小学教师教学中最为突出的是“教育教学观念陈旧、与新课标的要求有差距”和“缺乏专家引领,提高教学水平的探索较盲目”,有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自己教学中存在这样的问题,除了在“缺乏专家引领,提高教学水平的探索较盲目”方面的省城小学教师比例(58.75%)要高于贫困县农村小学教师(51.2%)外,在其他方面(“与学生沟通方法和能力欠佳”、“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有缺陷”、“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欠缺”等),贫困县农村小学教师的人数占比要高于省城小学教师。

  (3)素质培养类课程的实施情况比较。

  在学校,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品德和社会、综合实践等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类培养课程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受教育质量和身心发展。本次调查通过校长问卷来整体了解在“素质培养类课程是否开设”、“影响学校素质培养类课程实施效果的因素”方面,省城与贫困县小学(乡镇中心小学和村小/教学点)之间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对比情况,从中了解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基本情况。

  整体来看,省城小学素质培养类课程的开设情况好于乡镇中心小学,而村小/教学点的开课情况最不乐观,约1/3的村小/教学点未能开设音体美课程,以及综合实践和地方课程;科学、信息技术课的开设率只达到一半左右。

  关于影响素质类培养课程效果的主要因素,超过九成的农村校长反映“缺乏专业教师”;超过七成的校长表示“教学设施不齐全”,超过半数的村小、教学点校长认为“被主课占用,为应付升学和考试”;反映“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村小、教学点的校长的比例(25%)高于省城小学(10.7%)和乡镇中心小学(15.6%)。

  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在上这些课时能使用的教学用具和器材非常有限,不便于教师课程教学的展开和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尤其是在对这些课程教学器材购买的经费投入上,贫困地区农村小学与省城小学差距极大,贫困地区农村小学一半左右的学校每学期经费投入在100元以下或100~200元间,而省城小学通常会有近两成的学校经费投入在5000元以上或10000元以上。由此可以看出,贫困地区农村学龄儿童在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的素质培养上能享有的教学资源远远落后于省城学龄儿童。

  讨论与建议

  (一)改善贫困地区低龄寄宿儿童的在校生活条件是保障其生存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对于乡镇中心校及以下小学的低龄寄宿生而言,学校在食堂卫生、饮水供应、校医护理、厕所条件方面能为其提供的资源和服务匮乏,很难保障他们健康和安全地成长。

  这些乡镇中心校及以下小学的寄宿生中都存在一定比例的留守儿童,他们在家很少能得到父母的养育照顾。农村中的年轻劳动力出于生存和发展需要,大量地进城务工,他们的孩子被动地成为城乡二元体制的“副产品”,成为“低龄寄宿”的被动接受者。应以其健康和安全为重心,使其在校基本生活条件得以改善。

  (二)急需建立贫困地区学龄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保障体系

  此次调查表明,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非常不容乐观,在性格、情绪、行为、人际关系、学习适应等方面都表现出比大城市学龄儿童更多的心理问题,尤其是离家出走、逃学、偷窃、破坏财务、作弊等严重行为问题方面的发生比例几乎是大城市学龄儿童的两倍甚至好几倍,乡镇中心校学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差。究其原因,寄宿制生活的封闭单调、留守儿童的养育者照料缺位、低龄“被动”寄宿等问题,很容易导致贫困地区(尤其是乡镇中心小学)学龄儿童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在贫困地区建立健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重点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加强学校班主任和专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力争使每一所学校都有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同时,鼓励社会组织或社区为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提供专业支持,并且把这种支持与合作形成常规机制。

  (三)促进向规模较小的村小/教学点倾斜的经费保障机制真正落实和发挥效用

  2013年底教育部发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要求,加强省级统筹,努力改善村小学和教学点办学条件。要逐步提高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用于校舍日常维修的比例,并优先满足村小学和教学点的需求。从此次调查数据来看,新政实施一年来,贫困县村小、教学点学生在食宿、医疗、卫生健康方面所需的基本硬件支持条件仍然匮乏,适度向规模较小的村小/教学点倾斜的经费保障机制并未真正全面形成和发挥效用。

  主要原因之一是用于学校硬件改善的经费投入偏低,之前由县级统筹义务教育经费,但贫困县的县级财政力量非常薄弱,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乡镇中心小学形成了一定规模效应,而那些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教育资源难以到达的村小、教学点再次由于缺乏规模效应,难以享受“薄改计划”的惠泽。另外,虽然西部农村生均公用经费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贫困地区农村生均公用经费横向上与其他地区相比,仍然沉陷在谷底,处于全国最低水平。

  (四)只有提升软性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水平,才能真正实现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平等地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素质类培养课程资源依然难以满足贫困地区村小/教学点学龄儿童公平享有优质教育的诉求。从调查结果来看,在师资水平、课程教学资源(包含素质类教育课程)方面,贫困地区的村小/教学点更是劣势学校中的弱势群体。从受教育过程公平性和教育质量内涵的角度来看,只有提升软性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水平才能真正实现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平等地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本文摘自《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