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行业政策

加快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产业迎重大利好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作者:发布时间:2023-02-15

  “加快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燃料电池……”1月17日,工信部及教育部、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国家能源局等国家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出了对于新能源汽车及相关电池、芯片、材料、零部件等研发及应用的指导意见。

  “这是今年部委层面发布的第一个能源电子产业政策,新能源汽车及相关能源电子零部件、材料是其中的重点,因此,这必将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中南大学交通运输研究中心研究员时蔚然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谈到,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清洁能源与节能降碳增效、绿色能源消费等高效协同,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是重要一级。作为六部门新年联合发布的首份相关文件,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国家对该产业的高度重视。

  动力电池成为重点

  《意见》提出,要加快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推广智能化生产工艺与装备、先进集成及制造技术、性能测试和评估技术;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加强替代材料的开发应用;支持建立锂电等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平台,开展电池碳足迹核算标准与方法研究,探索建立电池产品碳排放管理体系。

  其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要求。

  一是在锂离子电池上,要支持开发超长寿命高安全性储能锂离子电池。优化设计和制造工艺,从材料、单体、系统等多维度提升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性和经济性。推进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全气候电池、固态电池和快充电池等研发和应用。

  二是在锂电材料及装备上,要保障高性能碳酸锂、氢氧化锂和前驱体材料等供给,提升单晶高镍、磷酸铁锰锂等正极材料性能。提高石墨、锂复合负极等负极材料应用水平。加快电解液用高纯碳酸酯溶剂、高纯六氟磷酸锂溶质等产业化应用。提升高破膜高粘接性功能隔膜的性能。突破搅拌、涂覆、卷绕、分切等高效设备。

  三是在钠离子电池上,要聚焦电池低成本和高安全性,加强硬碳负极材料等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主材和相关辅材的研究,开发高效模块化系统集成技术,加快钠离子电池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应用。

  四是在液流电池上,要发展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安全环保的全钒、铬铁、锌溴液流电池。突破液流电池能量效率、系统可靠性、全周期使用成本等制约规模化应用的瓶颈。促进质子交换膜、电极材料等关键部件产业化。

  五是在氢储能及燃料电池上,要加快高效制氢技术攻关,推进储氢材料、储氢容器和车载储氢系统等研发。加快氢、甲醇、天然气等高效燃料电池研发和推广应用。突破电堆、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催化剂、膜电极材料等燃料电池关键技术。支持制氢、储氢、燃氢等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及应用。

  “这些要求,皆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亟待解决的产业技术问题。”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新能源创新技术中心研究员胡丰林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其中涉及到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燃料电池等先进技术攻关,也包括碳酸锂、氢氧化锂、六氟磷酸锂等材料的研发,并强调了氢燃料电池相关零部件及这一细分领域产业链的开发与应用,覆盖全面,重点突出,是指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航标。

  多措并举推动发展

  《意见》从高度重视产业安全规范和有序发展出发,提出了一系列保障研发应用的措施。

  一是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监测分析数据平台,推动能源电子产业云建设,组织整合、集成优化各类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探索建立分析评价专业平台,开展产品分析、评价、应用验证等服务。搭建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形成创新成果转化与新能源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是健全产业标准体系,持续开展锂电等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建设。协同推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研究制定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及安全标准,加强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氢储能/燃料电池等标准体系研究。开展国际标准化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究制定。

  三是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实施锂电等规范条件。加强行业统筹管理,提升项目建设和运营水平。完善检测认证服务,建立与国际接轨互认的检测平台和认证体系。规范质量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建立以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加强相关产品质量抽检,提高能源电子产品性能及可靠性。

  四是做好安全风险防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引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能源电子产业本质安全和生产安全。定制安全保险,强化安全设施配置,制定完善专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提高风险处置能力。

  “其中提出的这些指导思想和保障措施,都很务实,宗旨是安全发展、规范发展、有序发展。”胡丰林分析,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作为新兴产业,安全始终是产业发展第一重要保障,而规范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有序则是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能源汽车再迎利好

  《意见》中的亮点之一,是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出了多项举措。

  其中提出,要加快功率半导体器件等面向新能源汽车等推广;要提升能源电子产品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水平。

  《意见》还指出,要着力提升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加快国际合作步伐,深化全球产业链布局,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鼓励企业依托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等机制,加强全球化布局,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建设全球营销和服务体系。

  在保障措施上,《意见》强调要加强产业统筹协调,积极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完善市场环境,全面加强人才培养,并提出要鼓励高校加快能源电子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开展高素质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研究,推进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合作交流。深化能源电子领域产教融合,鼓励校企联合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探索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

  “《意见》针对我国相关产业现实,从研发应用重点及保障措施等方面为产业发展勾画了新的蓝图,并提出要锻造产业长板,补齐基础短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这也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时蔚然认为,因此,随着《意见》的落地,必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显著利好。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010-5936726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