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Nature-based Solutions,NbS)是对能源转型、工业零碳发展等气候减缓行动的有益补充,绝非替代。”
6月14日下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22年年会主题论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生态效益评估”在线上召开。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中国区主任张洁清围绕《NbS在中国气候行动中的主流化》进行发言。
张洁清指出,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是双重影响的关系,“气候变化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驱动因素,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削弱自然减缓气候变化、降低极端气候影响的能力。”
这种双重关系下,任何不顾及生物多样性的气候行动,在应对一种危机的同时,会将人类社会置于另一危机。因此张洁清认为,NbS能够有效解决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双重危机,中国气候行动中NbS主流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NbS是指通过保护、修复和可持续管理生态系统,增加碳汇,减少农业、林业及其他土地利用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气候韧性,从而有效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同时为人类福祉和生物多样性带来益处的行动。
而在张洁清看来,全面挖掘NbS应对气候变化的潜力,我国可以从森林生态系统和农业领域入手。
“森林是重要的碳库,2001年到2010年间,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量占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总量的80%。在中国,森林每年的固碳量可以抵消5%的温室气体排放。“张洁清说。
在农业领域,根据张洁清的介绍,2014年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占全国总量的6.7%,农业生产排放的甲烷和氧化亚氮占中国非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1%。
“中国农业特点是资源密集型,土地和水资源都非常有限,属于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的产业。通过养分管理、改良水稻种植、优化放牧系统等多样措施,农业可以来减缓气候变化。”张洁清说。
针对NbS在中国的主流化,张洁清认为,NbS和能源转型、工业零碳发展等气候减缓行动之间的关系,是有益补充而非相互替代。同时,她认为需要加强政策协同:“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对话交流,提高协同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建立数据与信息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政策冲突,监督评估及监管机制的统一。”
此外,利益攸关方多元参与也较为重要,需要加强私营部门、研究部门、社区、公民社会的参与,构建多元共治机制。
最后,张洁清主张进行先试点再规模化的发展过程,选择典型城市、区域开展试点示范,积累经验后规模扩大。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电话:010-59367265| E-mail:database@ssap.cn| QQ:2475522410|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