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盛世、重任在肩,在创新创造中书写成长和担当,在矢志奋斗中践行责任和理想,锚定逐梦航向,扬起青春之帆。
“以这种特色艺术与党史相结合,可发挥易看懂、可互动的特点,有利于传播红色文化、传承非遗文化。”翟天麟说。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责无旁贷。”翟天麟用行动诠释青春意义。
关爱敬老院老人、参加清洁城市环境活动、宣传防艾知识……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学生王琇琨从事志愿服务工作近10年。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让“逆行者”们安心抗疫,她和同伴们通过线上服务的方式,为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提供超过2万小时的在线家教和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
王琇琨表示,她要继续参与志愿服务,在新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
这个面容清秀、常带笑容的“90后”苗族姑娘,2011年因一场意外车祸导致高位截瘫,从此不得不与轮椅为伴。
2019年,杨淑亭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我的初心是带动更多苗乡百姓致富,过上幸福生活。”如今,她正在为家乡的乡村振兴事业、为乡亲们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而努力。
“学技术没有捷径可走。”他说。
2013年5月,张文良被沈阳造币有限公司作为高技能人才聘用,除了钳工工作,还担任造币设备维修员。他在一线为企业排解技术难题,研发出行业首台“拆卷机”提高了拆卷效率,立足岗位带动更多青年工人技术创新。
新时代的青春,在科技创新中闪光。年轻的青年科研工作者,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不断在科研领域攀登、突破。
2019年,杨宸灏参与研发的“三维无线测力冰刀-鞋系统”,应用在速滑运动员脚下的冰刀上,可以在不干扰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情况下,实现对蹬冰力大小、方向的精确测量。
除此之外,杨宸灏参与研发的促进疲劳恢复的服装紧度模型、经颅电刺激神经启动技术等也应用到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中。
<p pingfang="" sc",=""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科技创新是通往体育强国的基石。”杨宸灏表示,敢于与世界前沿科学技术博弈,坚定走科技创新之路,是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