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 注册
专家观点

国研中心专家:当前财政救助政策应以中长期恢复为主

来源:经济参考网作者: 发布时间:2020-04-3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冯俏彬近日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2020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暨《负利率》新书发布会上表示,财政是疫情防控一支重要力量。当前我国处于疫情防控的第二阶段,财政政策目标应以中长期恢复为主。

  冯俏彬介绍,为了应对疫情,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二战以来或者有史以来”该国最大的财政救助计划。除此之外,各国还使用了各种常规、非常规政策工具,比如“直升机撒钱”等。

  冯俏彬认为,各国政策的出发点是为经济社会制造一个保护垫和缓冲区,以防止经济体系分崩离析,并寻求最快恢复。“短期”和“保护”,是理解各国财政救助政策的两个关键词。不过,这种政策不具有可持续性,在大规模刺激政策之后,一定会形成巨额债务,这会大大增加后期经济体系的脆弱性。

  在冯俏彬看来,我国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但是经济体系恢复没有想象得那么快,况且全球疫情仍在不断蔓延。她建议,“中国版”财政救助政策应注意政策的普惠性和针对性,在供需两端发力。救助重点应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行业、企业、困难群体,同时面向广大中小民营企业推出一批更加具有普惠性质的中长期改革举措,兼顾短期需要与长期发展。此外,还要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提高财政资金金融化使用的比例;强化救助政策与就业的关联度;政策要留有余地,多以“改革救市”。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理事长、华软资本董事长王广宇的新书《负利率》在论坛上同时发布。本书指出,当前主要工业化国家整体性出现负利率的趋势。负利率的出现,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葩,也是我们在今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间人类经济生活中间必须面对的一个全新课题。

  负利率的出现为债务问题、通货膨胀问题和经济增长问题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负利率的“销金时代”,各国如何突出重围、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亟须解决的根本问题。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脆弱的企业和悲观的消费者,负利率似乎是让社会商业系统得以持续运转的“一剂猛药”,但绝非解决困扰的终极手段。

  王广宇表示,面对负利率,中国应通过改革为经济提供更多的动力,一是让金融体系快速地按照市场化方向改革,二是让更多的金融资源能够发展成权益金融和直接融资体系,真正支持那些创新企业、实体企业,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