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 注册
临时救助

广西:居民因火灾车祸等致困可申请临时救助

来源:金台资讯作者:陈春伲 发布时间:2021-07-31

  当前,如何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成为广西社会救助工作的重点。昨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聚焦广西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自治区民政厅解读了广西在救助层次、急难救助、社会救助兜底,以及城乡低收入人口救助等方面的工作措施和计划。

  完善认定办法“找全找准”保障人

  今年,在完善多层次社会救助工作方面,广西将及时完善低保、特困人员、临时救助和低保边缘、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办法,把需要基本生活保障的对象找准找全。

  在救助层次安排上,广西将根据群众困难程度和致困原因划分出三个救助圈层,即最核心的人群是低保救助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其次是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贫困家庭,最外圈是纳入低收入家庭数据库动态监测的对象。这些对象在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时,民政部门将及时给予急难社会救助。

  同时,积极将这些对象面临的实际困难程度等情况推送给相关部门分类给予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相应专项救助。

  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长期以来,广西致力于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截至今年6月底,全区城乡低保对象286.3万人,其中城市低保34.6万人、农村低保251.7万人。特困救助供养对象24.9万人,发放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9亿元,发放照料护理补贴9254万元。

  下一步,广西将符合条件的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脱贫人口,继续纳入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临时救助。

  同时,继续实施“按户施保”和“按人施保”相结合的救助模式,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重病、重残人员等困难群众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力争全方位、多层面、多渠道给困难群众提供兜底保障。

  建立完善的动态低收入人口数据库

  加大对城乡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力度,也是广西民政部门下一步工作重点。

  广西将依托自治区社会救助信息管理平台,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口、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低保边缘人口以及预警发现的其他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为重点,建立完善的动态调整低收入人口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还将与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应急、医疗保障、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的数据进行比对和信息共享,推动形成多部门协同开展常态化监测,及时发现可能需要救助的低收入人口并纳入相应的救助帮扶范围,形成多项制度综合保障的救助格局。

  发生意外变故致困可申请临时救助

  目前,广西已基本建立“救急难”救助体系,居民在遭遇火灾、交通事故、重大疾病等意外变故,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均可以申请临时救助。

  那么,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的保障措施都有哪些?目前,广西实行“小金额先行救助”,事后补充说明情况的方式进行容缺救助;对于其他社会救助暂时无法覆盖,或者救助之后仍有困难的,也可以申请临时救助;对于遭遇重大困难的家庭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提高救助标准,最高可以达到当地城市低保年标准的6倍。

  此外,建立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采取“跟进救助”“一次审核认定、分阶段救助”等方式,增强临时救助制度可及性和救助时效性。针对困难群众的不同需求,既可以采取发放临时救助金方式,也可以采取实物救助方式。

  对给予临时救助后仍不能解决临时救助对象困难的,还可分情况转介其他专项救助部门提供救助。

  建立开通“12345”社会救助专席

  目前,民政部门已搭建了社会救助自助申请平台,群众想要自助申请社会救助,只需通过手机搜索微信公众号“广西社会救助求助”,按照提示操作即可完成自助申请。受理申请的乡镇(街道)将及时对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受理,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审核认定。

  下一步,广西将重点建立并开通“12345”政务服务热线社会救助专席,进一步拓宽困难群众社会救助诉求渠道,精准对接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推行社会救助异地申请改革,让困难群众既可以向户籍所在地申请社会救助,也可以向经常居住地申请,切实解决外出务工群众社会救助申请难等问题。

  

  ■热点问答

  申请低保的家庭收入包括什么?

  广西对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是指哪些收入?对于刚性支出能否扣减?

  答:申请低保的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规定期限的全部货币及实物收入,在扣除家庭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支出后的总和。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纯)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赡养费、抚养费)。

  政府对为国家、社会和人民作出特殊贡献的个人给予的奖励金和见义勇为奖励金,优抚对象按照规定享受的抚恤金、优待金,政府、社会和学校给予在校学生的助学金、奖学金,政府给予的救助金等,这些都不计入家庭收入。

  对于支出性困难家庭,在计算家庭收入时将会扣减因重病、重残以及因子女上大学、因高龄无人照顾、因单亲抚养学龄前儿童等刚性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