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皮书数据库 登录 注册
学习书单

乡村振兴学习书单|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沿循、总体布局与路径省思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皮书数据库编辑 发布时间:2022-10-07

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沿循、总体布局与路径省思

叶敬忠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村与城市:孰先孰后?

城市偏向抑或农村偏向构成发展战略的经典论争。在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中,城市化和工业化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式和价值目标,将农业农村视为单纯的原料和劳动力的后援站以及工业产品转移市场。“城市偏向”的理论假设农业农村为城市化和工业化服务,而城市和工业通过“增长极”效应带动农村,最终使农民获得较高收入。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一直奉行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其后果并不是城乡差距的缩小而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不断强化,从汲取农村税费支援城市建设,到鼓励农民劳动力外出务工从而为经济建设提供廉价劳动力,农村“空心化”趋势日益加重。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并未产生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涓滴效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虽然具有“建设乡村”之名,但其目的在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中共中央、国务院,200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是肯定城市偏向基础上的“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

而农村偏向的发展战略以政府对工业产品的“价格扭曲”和“城市偏向”财政分配的消极后果立论,并指出相比工业增长,农业增长所产生的涓滴效应更大,因为农业中的单位投资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并且农村地区的收入分配比城市更公平。部分学者被指具有“农业浪漫主义情怀”,他们认为农村是传统文化价值保留的圣地,而工业是对农村社会的瓦解和玷污(党国英,2016)。有学者指出,固守农业主义和农村偏向的发展战略并不能自动化地消除贫困,而是往往会陷入要素均衡的低物质供给结构(王英姿,2014)。

因此,城市偏向和农村偏向并未显现发展的全部图景。建立工业与农业的关系联结、城市与乡村的主体协同是良性的发展战略,但可以在工农和城乡协同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应的发展重点。乡村振兴战略是反思地继承中国城乡发展经验的必然产物,在中国城乡差距扩大、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再到当前的城乡融合的演化模式中,城乡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日趋成熟。同时,乡村振兴战略在城乡融合的发展体制机制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不是向农业主义或农村偏向发展策略的简单复归,而是在城乡协同论基础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点论”。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布局是什么?

首先,在农业方面,既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又要努力将小农户生产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起来。农业发展尤其要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此,需要在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方面加强社会化服务和政策支持。

其次,在农村方面,要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尤其强调加强农村基层的基础性工作,强调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此外,还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

再次,在农民方面,要实现农民生活的富裕,尤其强调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并保障农民财产权益。

同时,在农地方面,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尤其是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将保证小农农地权利作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线。

另外,在人员培养方面,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从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

综合来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布局既是综合农业、农村、农民、农地和人员培养的系统工程,也是乡村振兴内源动力和外源动力的双重结合。从所立基的理论变革、随时代转换的内容升级再到现实层面的具体布局,乡村振兴战略具备了综合性和先进性。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价值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得以反思性地继承,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正是乡村的“新时代”。

【推荐阅读】

点击图书名称访问推荐资源

《中国乡村振兴学术报告(2019—2020)》

主编:叶敬忠 陈世栋

出版时间:2021年7月

中国乡村振兴报告(202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主编:陆汉文

副主编:刘杰 江立华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1)》

主编:孙若风 宋晓龙 王冰

副主编:李勇坚 郭万超 王弢

出版时间:2022年3月

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2~2023)

研创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

主编:魏后凯 王贵荣

副主编:李国祥 孙同全 韩磊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报告(2022)

研创单位: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主编:王登山

副主编:张鸣鸣

出版时间:2023年2月


重点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