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专家论述

“VR+”:虚拟现实发展策略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雷霞 发布时间:2017-07-20
  互联网的发展虽然让“地球村”的信息瞬间直达,但很难做到身处不同地理位置的人之间身体上的近距离,而VR技术让人除了在即视感的获得以外,在“身体接触”与触感交互方面也做到了“面对面”的即时直达。这种沉浸感与交互体验是传统媒介无法达到的。展望VR的未来,笔者提出以下发展策略。
  1.生态重构:完善VR内容生产和整体产业链的衔接
  目前,消费者开始关注虚拟现实设备,虚拟现实技术也越来越多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VR+”新时代来临。VR的发展离不开未来科技、生物和医学知识的探索。未来的VR更离不开好的内容、便捷的社交、随时随地的信息与交互服务等,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VR内容生产及其与整体产业链的衔接。
  2.人性化:突破极限,提升技术
  未来“VR+”万物互联,离不开软件和硬件的发展与支持,在网络、软件、硬件、数据及知识泛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时,VR需要突破技术极限,提升品质,以更加人性化、移动化和便捷化。
  (1)消除眩晕:四维光场虚拟现实头戴设备提供宜人体验
  四维光场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将大大缓解眩晕感,提供宜人体验。四维光场显示技术可以改变呈现三维立体空间感的方式,让用户双眼不再反复调节、反复聚焦,能极大缓解用户的视觉疲劳。同时,四维光场显示技术对应的光场相机和基于光场原理的开发引擎将大大提高VR内容生产的效率,降低VR的进入门槛。
  (2)移动化与便捷化:轻便、可穿戴的设备
  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应该是朝着更轻便的方向发展。“VR+”也要求虚拟现实终端设备佩戴更舒适和轻便,以使用户的感官和肢体以及思想的延伸与到达(到达虚拟现实)无须多余的终端,而是通过一体化的操作和感知实现。同时,打破以往只有头和眼睛或肢体在一定范围内动作,实现不受距离限制的自由行走。
  (3)提示现实中的危险情境并实现“3R”无缝切换
  更自然的交互依赖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在用户有需求的时候,VR设备应该实现对现实与虚拟环境的区分,并且能够随意切换,实现VR、AR和MR之间的无缝转换。同时,一旦现实环境中遭遇危险情境,有明显的提示,这对“身处”虚拟现实世界中的用户来说意义重大。
  (4)提升通信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带宽
  实时的交互性是虚拟现实的一大特点,为给身处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提供即时互动服务,虚拟现实技术可在云端部署,实现超大量数据传输。同时,网络传输系统需要将端到端延时控制在10ms以内以避免较大延迟给用户带来的眩晕感。因此,通信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带宽需要得到进一步提升。
  3.培养用户黏性,提高用户体验
  VR虚拟现实设备购买和使用成本的降低,内容制作门槛的降低以及便捷化、移动化等人性化技术的提升,都将进一步拓展市场,但培养用户黏性的关键在于其最基本的三个特征的强化。
  (1)更好的交互性
  未来,VR设备自身带有的传感器可望取代遥控器进行操作和控制,而3D建模也将和真实的物品切合,因此,VR将实现更加精准的位置识别、更加灵巧的控制和感应以达到更好的交互。进一步来说,随着智能语音等技术的发展和提升,虚拟现实系统将能够辨识人类语言,因此用户除了可以通过肢体动作,还可以通过语音输入实现交互。
  (2)更强的沉浸感
  进一步提升触觉反馈技术,实现用户动作和虚拟现实更好的同步,并实时给用户相应的触觉反馈。进一步发展可穿戴设备和传感器感受热和冷等技术,使用户在使用虚拟现实设备时浑身都能有感觉,甚至有味觉。未来,用户能在虚拟现实世界中触摸、感觉、握持、抓举、推、拉、挥拳和操纵物体或游戏人物,能够更进一步“身临其境”。
  (3)更大的感知力
  VR以脱离现实、完全虚拟的三维立体内容为主体,与现实世界相比,虚拟现实既能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全方位呈现,又能模拟现实中不存在或者有危险的场景,随着其想象力与感知力的大大提升,用户在虚拟现实世界中的“操作”既能避免危险试验可能引发的后果,又能让试错与纠错成本极大降低。
  虚拟现实从终端上彻底颠覆了人的认知与体验,只不过,虚拟现实中的认知与真实世界中的认知有着天壤之别。“VR+”将融入现实世界的方方面面,从而打造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该“虚拟世界”是对真实世界的再现与增强。未来,人类进入这样的“虚拟世界”,需要进一步合理构建虚拟与真实的边界,以及信息分配的法则。

相关图书更多

中国三农网络舆情报告(2023)

区域传媒生态结构优化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视听年鉴(2022)

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及其矫...

相关作者更多

唐绪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电话:010-59367265| E-mail:database@ssap.cn| QQ:2475522410|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