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专家论述

疫情防控背景下新媒体科普传播的探讨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李丰华 周一杨 刘俊 张克辉 发布时间:2022-12-01

  三、新媒体科普传播的价值转向

  媒介革新和需求转变必然要求科普传播实现转型升级,现代科普应把科普内容从显性的科技知识层面扩展到隐性的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等文化层面,主要途径则是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科学,通过打造新型传播渠道来提高传播的科学性、专业度和影响力。

  (一)优化传播内容,凸显科学文化价值

  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科普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器物层面,更要引导公众加强对科学文化、科学精神等层面的关注力度。

  1.关注公众需求,紧扣热点设置议题

  科普与用户需求、时事热点联系越紧密,传播效果越好。在议题选择方面,要结合公众不同阶段对科普知识的所需所求。比如,2020年1月至3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公众需要了解病毒病原知识、病毒传播相关知识、自我防护知识、科普辟谣等知识。4月武汉解封、疫情舒缓以后,公众注意力开始转向新冠疫苗及药物研发进展、专家对新冠疫苗的解读等内容。

  目前,虽然公众对新冠肺炎有关科普知识依旧关注,但公众的关注重心已经偏移。因此,除了要做好疫情方面的科普,也要适时满足公众对其他科学知识的需求。“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也紧跟时事热点,有针对性地回应用户的疑惑,解决当下的科普痛点。如2021年8月1日,公众号推送了《要想水花压得好,你得……》,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奥运健儿们压水花的原理、技巧等知识,契合了当下用户的科普需求。

  2.从显性知识扩展到隐性文化,趋向二阶传播

  北大教授刘华杰提出了二阶科学传播理论:“一阶科学传播是指对科学事实、科学进展状况、科学技术中的具体知识的传播;二阶传播指对科学技术有关的更高一层的观念性的东西的传播,包括科学技术方法、科学技术过程、科学精神、科学技术思想、科学技术之社会影响等的传播。”当下科学传播内容不应再单纯以科学知识、数据和技术手段为主,而是要注重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等文化价值方面的信息。科学对社会的从属性,就决定了在建构科学知识时必须以社会文化背景为基础。科学精神普及应成为工作重点,注重从科学文化(方法、思想、精神和道德)角度去理解科普。王绶琯院士认为,科技知识普及不过是生产力层面上的“十年树木”,而科学精神传播则是人文意义上的“百年树人”,科普工作应有更宽广的视野、更博大的胸怀、更有效的手段。

  (二)关注传播对象:鼓励公众参与科学

  用户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新媒体传播主体和用户之间,既是科学知识传播共同体、情感交流共同体,也是价值判断共同体。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让用户直接参与到内容生产和传播中来,构建一个“以用户为核心”的生态,科普才能更有生机和活力。

  1.提高互动频率,增加用户黏度

  据清博指数数据,“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众号的微信传播指数WCI基本保持在1200以上,而“我是科学家iScientis”微信公众号的微信传播指数WCI在700~1200。“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众号文章互动回复率约为6%,而“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微信公众号文章互动回复率约是0.8%,互动率低、缺乏与用户的有效互动,导致关注度降低,也是其WCI较低的因素之一。重视与用户的交流互动,对用户留言积极回复,加强沟通交流、互动互信,拉近与用户的距离,提高用户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激发公众参与科学的热情,给科普传播带来新的活力。

  2.普及参与理念,鼓励平等对话

  科学传播界很多人认为,科学传播的第一个阶段为公众科学素养,第二个阶段为公众理解科学,而第三个阶段为科学界与公众对话模式的公众参与阶段。如今我国的科学传播也存在逐步向“对话模式”过渡和演化的趋势,公民开始参与到科学议题的决策过程中。科普新媒体应改变以往的单向传播模式,普及“公众参与科学”理念,促进科学对话,为公众提供参与科学议题对话的场域,为公众参与科学讨论赋权和赋能。事实上,不少热点新闻的标题都带有明显的用户参与标志,例如“#春节期间如何预防新冠肺炎#”“#就是爱科普#”等,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话题链接观看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并参与互动。

  从本质上看,“互动”“参与”映射着公众在科普传播中角色嬗变的演进过程。提升公众在科普传播的“互动”程度,可以调动公众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参与”则是在“互动”的基础上,让公众逐渐成为科普传播的发声者,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

  (三)夯实科普渠道:构建媒体矩阵,提升传播力

  以传播科学文化为己任的科技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新功能,需要不断地摸索和探讨。

  1.强化培养与供给、提供人才保障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指出,将加强专职科普队伍建设,建立高校科普人才培养联盟,加大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力度,推动设立科普专业。人才是一切战略得以实现的保障和基础,科普传播也需要人才。

  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是科普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科普事业的良好发展、科普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科普人才队伍的有力支撑。科普是需要专业技能的一个领域,需要重视对科普人才的培养。因此,要大力培养既懂科学知识又会抓特点,既能将专业科学知识通俗化,又懂得新媒体传播规律的科普专业人才,使新媒体科普专业化、科学化,最大限度实现高效传播。同时,建立健全科普人才培训、考核、激励等机制,为科普人才供给提供全面保障。

  2.加强联动传播,催生矩阵效应

  做好新时代新形势下的科学传播,需要加强媒体矩阵建设,实现科学知识的差异化传播。应根据不同新媒体平台的特点,进行适配性的内容创作与分发,形成多样化、差异化的媒体矩阵生态,使多平台的整合联动效果达到最优化,扩大科学传播的广度、力度与深度。

  针对同一科普内容,结合不同平台的特色经过包装后发布,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间实现资源共享,通力合作、高效协同,形成“一次创作、多次开发、全媒体呈现、跨终端传播”的矩阵效应和传播合力。例如,可以利用微博设置热点话题,动员网友留言积极参与;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制作趣味科普短视频,对抽象知识进行具象呈现;同时还可以利用B站等内容平台进行直播,实现科学传播的实时互动。

 

  另外,还要加强对外联动生产与交互传播,比如B站“中科院物理所”与“盗月社食遇记”联合创作的《和科学家吃饭有多难?我感觉我中文不大行》,视频播放量超过300万,点赞量达到12万,弹幕2万条,交互传播效果良好;还有跟“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新华社”“我们的太空”等联合创作的《我兄弟昨天被雷劈了》,视频播放量达到278万,点赞数达到24万,分享到朋友圈的转发数接近2万,该视频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成功“出圈”成为爆款作品。

 

——摘自《北京科普发展报告(2021~2022)》

相关图书更多

中国三农网络舆情报告(2023)

近现当代传媒与澳港台文学经验

河北传媒发展报告(2022)

建设性新闻实践:欧美案例

相关作者更多

唐绪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电话:010-59367265| E-mail:database@ssap.cn| QQ:2475522410|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