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浪潮当之无愧地成为技术领域的焦点,AIGC强大的运作能力对媒体内容与分发的底层逻辑产生巨大影响。从OpenAI的ChatGPT到2024年初的文生视频工具Sora,AIGC工具的快速迭代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国内主流媒体在AIGC领域的探索、应用亦可圈可点。
积极探索AIGC应用场景落地。一是推出集成式平台工具,每日经济新闻推出的“雨燕智宣”全流程AI短视频自动生成平台,具有整合数字形象、媒资数据库、元宇宙应用场景等多项特色功能,给视频制作与分发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名为Scube(智媒魔方)的AIGC应用集成工具,集成多模态素材识别、横屏转竖屏、智能翻译、自动剪辑等多个AI功能,为全流程新闻制播服务提供AI支持。二是探索生成式内容量化产出。在2023年的积累之后,2024年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集中推出一系列AIGC作品,包括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自制系列微短剧《AI看典籍》、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以及首部AI全流程赋能译制的英文版微纪录片《来龙去脉》等。此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还制定了国内首部媒体使用人工智能的规范化标准,为媒体机构生成式内容的量化生产提供标准保障。
成立AIGC融媒创新机构,推动AIGC在传媒领域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2023年4月,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AIGC应用研究中心(广西实验室)正式成立,该中心立足把AIGC技术应用到媒体策划、采编、制作、审核、发布等全流程中,通过AIGC赋能提升内容生产效率。2024年2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人工智能工作室,与多家国内一流的科研机构合作,整合全台优质媒体资源训练“央视听媒体大模型”,助力总台高质量发展。上海广播电视台成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媒体融合创新工作室”主攻财经媒体专属AI大模型、新闻资讯类大模型应用等六个重点方向,致力于布局传媒领域AIGC应用场景建设、推动沉浸交互式音视频内容生成范式的研究和探索。大象融媒的AIGC应用研究室暨产业孵化中心启用,计划从科研应用人才培养、孵化投资、产业项目培育三个方向推动AI技术在多元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的AIGC创新应用工作室和北京广播电视台的人工智能融媒创新实验室也相继成立。主流媒体正在不断加大对AIGC领域的关注和投入,通过专业垂直的架构组织集中资源,依托自身丰富的影视音乐媒体资源,不断探索多元化合作模式,集纳各方优势资源,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领域的一体化发展。
——摘自《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24)》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电话:010-59367265| E-mail:database@ssap.cn| QQ:2475522410|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