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 注册

智库观点

做好“四个统筹”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来源:河南日报作者:张开 王腾发布时间:2019-08-04

  7月24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在郑州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大会,会议指出:“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在同心共筑中国梦中担当更大作为。”新时代扩大开放恰逢其时,河南要以更高水平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南推进更高水平开放是大势所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制造业、贸易、外汇储备第一大国。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跨过9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万美元,经济增速6.6%,位居世界前列,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约30%。历史证明,只有坚持开放合作才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自我封闭只会故步不前。开放与发展交相呼应,既是历史经验,更是大势所趋,河南必须以更高水平的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新时代,河南开放发展既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挑战。河南区位优势明显,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力的文化大省,更是正在加速崛起的经济大省和内陆开放大省。2018年,河南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11位。河南进出口总值首超5500亿元,稳居中部第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增速超过全省进出口贸易额增速近一倍。

  然而,目前河南仍然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和新旧动能转换期,传统制造业增长乏力,对资源、劳动力和投资驱动依赖大的产业结构和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已经不能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做好“四个统筹”,构筑高水平开放发展条件,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统筹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着力点在于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河南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效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统筹好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抢抓产业转移和新一轮产业变革“两个机遇”,强化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繁荣网络经济,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坚持制造兴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一手抓高成长性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突破,一手抓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改造,加快向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升级,构建竞争优势明显的制造业体系。突出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打造一批位居国内行业前列的制造业集聚地,带动全省制造业规模壮大、结构跃升。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大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以集约、高效、绿色、可持续为方向,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全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和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建设。

  建设网络经济大省。抓住信息时代向数据时代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大力发展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网络经济新形态,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丰富信息服务,促进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保障信息安全,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推动电子商务大发展,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建设高效的信息网络系统。

  统筹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打造全球贸易体系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河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对外承接“一带一路”建设,对内辐射全国市场。要顺应国内消费升级趋势,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统筹好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打造全球贸易体系。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是“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的保障。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按照适度超前、互联互通、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的原则,围绕打造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这一定位,统筹推进“空中、陆上、网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强化国内贸易物流枢纽地位。河南区位优势明显,连南接北,对全国市场有高度的辐射性。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商贸流通业,建成服务周边区域的物流中心、商品贸易中心。深化与省际毗邻城市在商贸市场领域的互动协作,增强在区域合作发展中的核心带动力、辐射力。

  完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国际贸易和投资等经贸往来,植根于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的需要,要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经济进一步开放、交流、融合。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及沿海沿边主要口岸的互联互通,加强与国内主要城市和区域的关检合作,实现通关一体化,建立与新型贸易业态相适应的监管模式。

  统筹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培育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河南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释放创新活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统筹好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培养支持机制,构建更加开放的引才机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开发,造就适应现代化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高素质技能劳动者,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完善创新体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产教研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大力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维护内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的需要,更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营造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杜绝强制技术转让,完善商业秘密保护,全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依法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创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统筹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完善开放政策体系

  开放发展是历史大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构筑与之相适应的开放条件。开放政策体系的完善,能够推动商品、资金、技术、人员更好地流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要坚决贯彻开放的发展理念,统筹好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完善开放政策体系。

  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更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引入国际通行的行业规范、管理标准和营商规则,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全面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

  对内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完善多层次区域合作平台,提升对内开放合作水平。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在产业转移、要素集聚、人文交流、品牌培育等方面开展协作联动和互通共享。加强与周边省份合作,积极参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淮河生态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等跨省域经济区建设,共同打造高层次区域合作发展平台。

  对外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把实施五大国家战略规划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结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全面推进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多领域开放合作,增强中原腹地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支撑。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扩大经贸产业合作,加强和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