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皮书数据库

提升县城在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载体功能的对策建议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彭俊杰 发布时间:2024-04-10

围绕增强产业发展动力、提供重要就业平台、推动城镇体系优化、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等方面,本报告从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完善、产业培育提质增效、发展用地合理高效、优质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提出提升县城在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载体功能的对策建议。

(一)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完善

抢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坚持建用并举、以用促建,统筹存量与增量、传统与新型基础设施发展,补齐信息基础设施短板,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改造,促进新型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建设5G网络基础设施,完善5G基站布局,统筹5G基站站址、机房及管线、电力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5G基站与新建公共建筑物、住宅、公路、交通服务设施等同步设计、同步建设,梯次实现5G信号在整个县城的全覆盖。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构建“城市大脑”,积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城市大脑”建设统筹各行业和各领域数字化建设,推广运用智能传感器、智能视频、自动识别等信息化管理和监督手段,围绕城市运行管理、社会民生服务、资源环境管理、产业经济发展等重点方向,积极在政务、医疗、城管、环保、能源、交通等领域开展智慧城市应用,并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推动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推进城市智能充换电站建设,构建城市充换电设施实时信息交互网络,实施风机光伏分布式充电车棚、带充电功能的智慧路灯、动力电池梯次回收利用等项目。

(二)推进产业培育提质增效

县城集聚的产业规模和提供的就业岗位决定了农村劳动力向县城转移的规模和进程。只有强化县城产业支撑,千方百计地增加就业岗位,营造良好的就业和生活环境,才能使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落得下”“住得稳”,才能完成就近就地城镇化的任务。一方面,打造吸引产业的营商环境。目前,河南多数县城的营商环境不如省辖市。要在招商引资中占据主动权,就要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县城要以“放管服”改革为突破口,强化先进经验复制推广,学习国内前沿地区营商环境改革经验和先进做法,围绕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落实税费减免政策,推广信用融资服务,提升惠企降费实效。另一方面,打造承接产业的载体平台。河南县城现有的产业载体平台主要是集聚发展工业的产业集聚区和集聚发展服务业的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要围绕“一县一省级开发区”,推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通过整合、扩区、调规、改制,推动产业集聚区申报成为省级开发区,支持现有的省级开发区上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加快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改革,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明确亩均投资强度、环境准入等控制性指标,推进区中园布局建设,加快形成重点产业梯次发展格局,完善高水平技术服务及高标准公共服务平台和高品质生活服务设施,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保障发展用地合理需求

城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土地需求。2020年,河南城市平均人口密度约为4982人/公里2。按照这个承载水平和平均每年近200万新增农业转移人口的水平来推算,河南平均每年需要新增400平方公里左右的城区面积。并且,新型城镇化形成了河南土地资源在结构性和空间性上的潜在问题,给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安全保障带来了明显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城镇人口向中心城市与县城集聚,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因此,保障发展用地合理需求是未来一个时期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应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在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建立规范、富民优先、城乡统筹、可持续的土地供给需求制度。通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市场化交易、地方政府磋商合作等方式,探索实行跨区域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符合规划、保护耕地的前提下,推进工业用地向园区集中,农业用地朝适度规模经营方向发展,新增建设用地向跨区域重大项目和合作共建功能区倾斜,并向集约用地程度高、发展潜力大、吸纳人口多的集聚提升类县城倾斜。

(四)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

一方面,增加优质医疗供给。河南县城医疗卫生优质资源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仍然突出。因此,要深入推进健康县城建设,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接高端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提升医院的诊疗水平。抓住国家医疗资源转移的大好机遇,积极引进高层次、高水平医疗资源,争创三级医院,发展基础较好的县城要争取成为区域性医疗中心,争创三甲医院。实施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行动,科学、有序做好本地和输入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继续推动省定民生实事工作,完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优化全员人口信息库、全生命周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全过程电子病历、临床检查检验中心数据库、区域卫生资源数据库等的数据存量。基本建成开放共享、互联互通、业务协同的医疗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卫生健康一网全覆盖,实现各级医疗机构就医一卡通用。另一方面,增加优质教育供给。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更加追求美好生活,县城由于中小学教学质量较高,吸引着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父母为了孩子接受更好教育而集中流向县城。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县城常住人口占全县常住人口的比重约为1/3,但是在县城上学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占全县的比重达到2/3。要着力推进县城教育资源扩大总量,使学位数顺应县城人口流动的趋势。

——摘自《河南城市发展报告(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