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紧抓新质生产力发展契机促进经济转型创新与消费增长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力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为四川宏观经济合理平稳增长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切实促进消费增长夯实经济基础。
(二)多措并举提振居民消费能力,拉动消费需求
提升居民收入依然是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与消费信心的关键。继续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增加劳动者报酬、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进一步深化个税、财产税、遗产税等税收政策改革,遵循收入分配的“扩中、限高、提低”原则;加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改革,降低市场进入壁垒,提升市场竞争效率,缓解因市场进入限制而带来的产业间非效率性收入差距问题;继续推进教育、医疗、居住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切实增强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提振消费信心;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推出各项就业优先政策,特别是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作为衡量大中专院校工作的重要因素;供给层面,需要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政务服务力度,提升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水平,针对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企业经营困境,积极促进助企纾困政策措施的出台与落实。
(三)积极推动四川省消费热点重点领域建设
促进四川省消费热点重点领域的建设,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文旅消费方面,深入推进融合式发展,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如沉浸体验式旅游、体育赛事旅游、博物馆旅游、生活化旅游等多元化文旅消费场景。优化文旅消费服务,提升文旅项目建设运营能力,提高支付便利化水平,促进入境旅游消费。
“体育赛事+”消费领域,加快打造体育赛事活动自主品牌,积极拓展体育赛事市场,发挥赛事场馆设施的后续作用,设立专门的赛事遗产管理机构,最大程度地发挥大运会等赛事遗产在提升本地职业体育水平、提供居民健身场地和会展演艺场所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做强“体育+”产业。
餐饮消费方面,强化餐饮质量安全监管,完善餐饮业标准体系,促进餐饮业绿色发展,擦亮四川餐饮文化金字招牌;银发经济领域,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满足老龄人口消费需求。老龄人口在老年助餐服务、保健抗衰产品、康复辅助器具、智慧健康护理与养老服务、养老金融、老年旅游等方面有着较大的需求,要丰富相关领域的服务与产品供给。抓住国家以旧换新促销政策为汽车、家居产品、智能家电等产品消费市场增长提供的良好契机。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加强“互联网+”“数字技术+”消费业态发展,促进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电子竞技、数字化沉浸体验、剧本娱乐等新业态发展,推动房车露营等生活化体验式旅游发展,为消费市场增长提供新动能。
(四)着力营造公平高效的消费市场环境
加强市场监管,着力营造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积极发挥《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对市场秩序的治理功能。数字经济与互联网平台产业迅速发展,对数字经济领域的市场秩序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应积极探索两部法律在数字经济与互联网平台产业领域的适应性与应用性。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市场监管数据分析,促进部门协调合作,加强跨区域数据共享、案例共享等,有效提升市场监管效率;将消费者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以及乡镇农村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作为重点领域强化监管,加大执法力度;积极维护消费者权益,加强消费者维权法律制度建设,完善消费者诉求维权体制机制,切实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诚信、具备权益保障机制的消费市场环境。
——摘自《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四川省消费发展研究》,载于《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