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注册

专家关注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顾艳红 余涛 韩笑 发布时间:2024-02-20
  1.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生态用地管制
  生态用地具有涵养水源、保护土壤、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前文的分析发现,在研究期内,深圳市、中山市和肇庆市生态环境指数年际变化不明显,其余六市生态环境指数整体上呈波动上升态势,说明这六市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上处于改善状态,但是九市生态用地指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生态用地类因子成为制约粤港澳大湾区九市生态环境指数增加的因素。因此未来生态建设需要按照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对自然生态空间进行分类,把生态保护红线和其他生态空间区分开,在此基础上,采取一定措施更加严格地保护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同时对各类生态用地的开发利用进行管控。
  2.加强生态资源保护,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资源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生态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紧密相关。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除了中山市和肇庆市由于数据原因缺乏可比性,其余七市生态资源指数在研究期内整体上处于上升的态势,但是部分地区生态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相对较低,如深圳市和佛山市生态资源指数明显低于其他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压力将面临更大挑战,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现有生态资源的保护,严格保护红树林等滨海湿地,同时要加快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打通深港、珠澳跨界绿道,提升生态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3.合作推进减排措施,完善协同治理机制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空气质量指数在研究期内整体上处于波动上升的态势,除了深圳市,其余八市生态系统受到的干扰基本上呈逐年递减态势,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但是江门等城市的空气质量还有待提高,佛山、东莞、广州等城市中心区仍面临较大的生态干扰,另外湾区还存在臭氧浓度居高不下、部分支流水质超标等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都有复杂的关系。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的巨大物质循环,会导致环境污染等外界干扰的影响从某个生态系统传导到其他生态系统,进而影响整个生态体系和地区生态环境。随着粤港澳三地合作的加深,经济迅速融合发展会加大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要从根源上改善生态环境,需要粤港澳三地共同推进减排措施,着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进一步优化能源供应与消费结构,构建以清洁新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淘汰落后产能和燃煤锅炉,加速推动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大规模去碳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结构性减碳减排。另外由于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具有很强的空间溢出性、区域关联性和污染转移性,单边治理和局部治理的效果有限,为了从根本上扭转环境污染局面,三地需要进一步加强协同合作,互通相关信息,实现三地治理主体共建、共治、共享。
  4.聚焦绿色发展问题,推进湾区整体发展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分异明显,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性水平整体上需要提升。
东莞、肇庆、惠州、江门、珠海5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指数高于经济发展指数,但变化趋势不尽相同,要走生态经济型发展道路,打出生态资源优势的底牌,在保护的前提下,抓住大湾区高质量协调发展机遇,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具体地说,东莞市生态环境指数远高于经济发展指数,生态环境指数前期处于上升态势,2016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而经济发展指数呈一定的波动性,但年际波动幅度不明显,今后东莞市要抓住机遇、发挥生态区位优势,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肇庆市生态环境指数在2015~2018年远高于经济发展指数,肇庆市生态环境指数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中排名第二,但经济发展指数排名靠后。肇庆市不仅是广东面向大西南的枢纽门户,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面积最大的城市,在国家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背景下,肇庆市要抓住发展机遇,主动承接大湾区中心城市的溢出资源,加强与湾区其他城市的合作,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惠州市生态环境指数远高于经济发展指数,同时惠州市生态环境指数在粤港澳大湾区9个城市中也是最高的,从演化趋势看,经济发展指数上升缓慢,而生态环境指数呈倒U形变化,随着经济发展,生态用地被占用、污染物排放增加、生态系统受到的干扰加剧,这些都是引起惠州市生态环境指数下降的因素,今后惠州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江门市两个系统的指数同步增长,但生态环境指数明显高于经济发展指数,未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要抓住发展机遇,把现有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形成协同效应。珠海市的生态环境指数明显高于经济发展指数,且在2016~2018年,随着经济发展指数增长,生态环境状况变差,今后的发展要特别注重环境保护。
  广州、深圳、佛山3个城市的特点是经济发展指数相对较高,高于生态环境指数,要走经济生态型的发展道路,今后需要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对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进一步进行调整,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在降低污染排放水平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具体地说,广州市的生态环境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呈递增变化,但经济发展指数的变化率远大于生态环境指数的变化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州市生态环境压力递增,广州市今后要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走高效生态经济发展之路。深圳市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几乎没有明显改善,深圳市今后还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进一步节能减排,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佛山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系统的指数曲线呈两段式变化:2010~2013年,经济发展指数上升,生态环境指数小幅下降;2015~2018年,经济发展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均有上升,两个系统实现协调发展。
——摘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报告》,载《中国林业和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报告(202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