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专题子库

粤港澳大湾区
暂无简介

更多>> 热点聚焦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 详情>>
皮书观点
官方信源的公信力缺失问题集中在重大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上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武波   发布时间:2014-11-25

  近年来,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在公共事件传播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2013年发生的1000起影响较大的公共事件中,由新媒体首次曝光的公共事件比例达到63.4%,超过了传统媒体。其中,由微博首次曝光的公共事件比例占15.0%,有微博参与的公共事件比例高达99.3%,微博、微信日益成为当今舆论的风暴中心。在这些倡导“互动、分享、关系”理念的Web2.0平台上,公共事件的传播突破了经典的两级传播模式,呈现出去中心化的多级传播特点。普通网民的转发、评论行为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凸显,成为决定公共事件舆论走向的基础性力量。调查显示,政府等官方信源的公信力缺失问题集中在重大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上。

 

  (一)近四成受访网民比较关注公共事件

  调查结果显示,39.8%的受访网民对公共事件比较关注,35.9%一般关注,17.7%非常关注,5.1%不太关注,1.5%从不关注。总体而言,网民对公共事件的关注度较高。

  从事件类型来看,超过五成的受访网民关注时事政治、民生问题类公共事件,占比最高,说明网民对于与自身利益联系紧密的公共事件相对更加关注;其次有44.4%的受访网民关注灾害事故类公共事件,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另一方面是由于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灾害事故更易引起人民的关注;再次,有32.8%的受访网民关注违法违规类公共事件,说明网民对危害社会安全的负面公共事件较为关注;而关注企业财经、科技发现、大型活动、言行不当类公共事件的受访网民比例均低于三成。

  本研究进一步针对公共事件发生后受访网民第一时间最想了解的信息内容进行了调查,其中部分受访网民想要了解的信息内容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在发生公共事件后,网民第一时间最想了解到的信息依次为:政府如何处理(51.1%)、事件发展状况(48.7%)、事件原因(47.8%)、事件危害(42.3%)。由此可见,与其说网民更关注公共事件的信息,不如说网民更关注政府的应对行为,而网民对涉及自身利益的信息反而较不在意,仅24.5%的受访网民希望第一时间了解公共事件跟自己是否相关。

 

  (二)传播行为:64.7%的受访网民表示有公共事件传播行为,七成受访微博、微信用户表示会转发评论公共事件

  当了解公共事件之后,64.7%的受访网民表示会有所行动,35.3%的受访网民无任何行动。在微博、微信平台上,70.1%受访用户会发生转发、评论行为,但29.9%受访用户无转发、评论行为。

  为了比较不同网民群体的传播行为特征,对网民有无传播行为与性别、年龄等人口学因素进行交叉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性别、年龄的网民群体的传播行为存在差异。当了解公共事件后,71.2%的女性受访者表示自己有传播行为,而仅有58.5%的男性受访者有传播行为,41.5%则无任何行动。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χ2=19.138,p<0.001),在0.05显著性水平下,网民的性别与其有无传播行为有关,女性网民有传播行为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当了解公共事件后,年龄越大的受访者群体中有传播行为的比例越低,20岁以下的受访者中超过七成有传播行为,而60岁及以上的受访者中仅三成会有传播行为。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χ2=31.302,p<0.001),在0.05显著性水平下,不同年龄的网民在有无传播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即网民的年龄与其有无传播行为有显著相关。

 

  (三)传播目的:65.2%的受访网民参与公共事件的传播的主要目的是提醒家人、朋友规避风险

  针对了解公共事件后有传播行为的受访网民群体调查其传播目的,其中部分受访网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传播目的。调查发现65.2%的受访网民参与公共事件的传播的主要目的是提醒家人、朋友规避风险,40.9%的受访网民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态度,38.4%的受访网民期待看到政府的态度。

 

  (四)传播方式多样,线上线下传播相结合

  针对了解公共事件后有传播行为的受访网民群体进一步调查,发现其主要的传播方式依次为口头转告他人(35.3%)、通过微信转发(27.0%)、通过微博转发(19.4%)、通过论坛或QQ转贴(13.7%),部分受访网民同时采取了多种传播方式。由此可见,在公共事件传播方式的选择上,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最为普遍,其次是微信这种基于“强关系”、以网络媒介为中介的间接人际传播途径,再次为微博、论坛等开放性强、信息量大、用户之间呈“弱关系”或“无关系”的媒介平台。网民在传播方式上倾向于选择隐私保护性更强的传播方式,可能是由于公共事件所具有的敏感性特征所致。

 

  (五)传播内容:四成受访网民偏好在微博、微信上传播民生问题类公共事件

  在微博、微信上,网民对传播内容的偏好存在差异,受访网民可能倾向于在微博、微信上转发两种或两种以上公共事件类型。调查显示,民生问题是微博或微信用户最愿意转发或评论的公共事件类型,40.1%的受访者愿意传播此类事件。其次为灾害事故和时事政治,分别有28.3%和25.9%的受访网民愿意转发或评论此两类事件。另有29.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会在微博、微信上转发或评论各种类型的公共事件。以往学者对于内容偏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受众身上,例如受众对报纸内容的阅读偏好,或对互联网内容的使用偏好,然而我们发现网民在传播过程中同样对媒体内容存在偏好,网民倾向于传播那些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公共事件。

 

  (六)信源公信力:重大公共事件中政府公信力不足

  在香农的通信系统模型中,一般包括信源、信道、信宿三大部分,其中信源是信息的发送者或起源,是发出信息的地方,是信息传播的起点。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信任在交换关系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网民的公共事件传播行为本质上属于信息的交换,因此网络环境下的信任,尤其是对信源的信任对传播行为决策有重要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在重大公共事件中,28.1%的受访网民谁都不信,21.6%相信事件当事人,19.4%相信政府,14.8%相信媒体,仅有7.2%相信专家学者。整体而言,网民对各类信源的信任情况均不容乐观,尤其是对政府这一官方信源的信任比例较低,不足1/5。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一环,网民对信源的信任构成了信源的公信力,或称为可信度(credibility),该结果反映了在网民群体中政府公信力不足的现状。

  本调查进一步考察了微博用户对于微博平台上各信源的信任程度,对信任度从低到高计为1~5分。调查结果显示,在更信任的信源选择问题上,微博用户对娱乐明星的平均信任度最低,对亲朋好友的平均信任度最高,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t=19.869,p<0.001)。受访微博用户中“非常相信”及“比较相信”亲朋好友发布的微博信息的比例合计达到62.4%,说明基于真实人际关系的信源更容易获得微博用户的信任。受访微博用户对传统媒体官方微博、政务微博的信任度较高,平均信任度分别为3.56和3.14,仅次于亲朋好友,说明在微博平台上官方信源仍保持着较高的公信力,得到了网民认可。

  对比网民在重大公共事件中在微信和微博平台上对各信源的信任情况,可以发现,网民在重大公共事件中表现出信任缺失的现象,同时政府、媒体等官方信源的公信力降低;但仅就微博平台的信息发布而言,政府、传统媒体等官方信源仍保持着较高的公信力。由此推知,政府等官方信源的公信力缺失问题集中在重大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上。为了证实该推测,调查进一步邀请网民对其所在地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17.5%的受访网民认为其所在地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中存在严重的“缓报瞒报”现象,有28.4%的受访网民认为“缓报瞒报”现象一般,13.6%认为“缓报瞒报”现象不太严重,10.4%认为不存在该现象,另有30.1%表示不清楚。尽管认为政府存在“缓报瞒报”现象的人仅是少数,但不容忽视。

 

  (七)受访微博、微信用户中,均有超过八成的人表示自己不会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

  在受访的微博、微信用户中,均有超过八成的人不会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分别占比83.6%、86.3%。其中,受访的微博用户中会转发的比例(16.4%)略高于微信用户(13.7%)。由此可见,随着互联网和微博、微信的不断普及,大多数微博、微信用户对于未经证实消息的态度逐渐趋于理性,能够避免大面积地轻信、乱传谣言。另一方面,这也从侧面佐证了微博上未经证实消息的传播现象更加严重。

 

 ——《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