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书观点
2017年春节期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上海外环线内实现了烟花爆竹“零燃放”,外环线外燃放数量显著减少,全市没有发生因为燃放烟花爆竹而引发的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一、政府有责任为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取“最大公约数”
有人说过年不放烟花爆竹就没有“年味儿”了,也有人说燃放烟花爆竹是害大于利的愚昧之举,对于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民意,政府要有所作为,要合理引导不同民意的交流和讨论,从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共识出发做出决断,从不同意见的争论之中提取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最大公约数”。
二、用区别化应对禁放烟花爆竹条件梯度成熟的现实
就一座城市是否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而言,其并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问题。2017 年,上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控工作的开展,为市民群众欢度新春佳节营造了干净祥和的环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严格意义上说,2017年上海并没有做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行政命令 但因为取得了外环线内烟花爆竹“零燃放”、外环线外燃放量明显减少的成果,公众普遍认为“管控”的效果比“禁放”还要好。
三、全方位精细化操作实现有禁必止的目标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叮嘱上海要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上海要积极落实总书记的要求,紧紧围绕有序、安全、干净的城市建设目标,牢牢把握人、城乡社区、体制机制创新等关键环节,推进烟花爆竹专项治理工作。可以说,烟花爆竹安全管控入选“第三届上海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也证明了上海在烟花爆竹管控方面的探索是成功的,这一经验也为攻克城市管理的其他难题提供了思路。其中,精细化管控、全方位责任落实、人性化操作的经验,特别具有借鉴意义。
全文参见《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