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书观点
2015年10月,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由此拉开了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管重心向基层农村倾斜的序幕。食药监局首先成立了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为贵州省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治理“扫雷”行动。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了对贵州省农村自办宴席的食品安全监督指导,2016年共统计农村集体聚餐75034次,申报备案70633次,申报备案率94%,备案指导率为100%。同时,严格实行乡村流动厨师培训合格持证上岗,通过监督人员的指导,提高农民和乡村流动厨师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大大减少了农村集体聚餐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2016年全年无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事故报告。起草了《贵州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指导管理办法》,规范贵州省农村集体聚餐行为,消除和减少食物安全事故隐患,切实保障农村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实施“万家药店进乡村,安全用药到农户”行动,淡化了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有效遏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农村群众药品安全意识不强的漏洞销售假劣药品,给农村药品安全带来巨大隐患的现象,切实解决了边远乡村老百姓“购药不安全”等问题。
2016年11月,国务院食安办第三督查组在贵州省督查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期间,对贵州省认真落实国务院食安办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工作扎实,方法创新,体系健全,农村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取得阶段性进展,并将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列为年度食品安全重点工作等措施给予充分肯定。
全文参见《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