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书观点
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东北三省总体公共安全形势平稳,公共安全法规制度不断健全完善,但立法和执法内容略显偏颇,立法内容在环境保护和生产安全方面居多,在社会秩序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涉及较少;对重点安全领域执法督察持续推进,但对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校园安全、公共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关注度不够;不断完善“互联网+公安”、约谈制度等新型治理措施,通过市场化驱动和各项鼓励措施逐步吸纳社会公众参与治理,但公共安全治理决策参与渠道仍略显单一,具体治理措施公众参与度不高且多为被动参与。根据存在的问题,建议扩大公共安全治理立法和执法范围,拓宽公众参与渠道缓解网络表达不力现象,鼓励社会公众志愿参与公共安全治理,关注和培育非政府社会组织发展。
新一轮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三省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同时,公共安全的维护也考验着新形势下政府和社会应对公共安全危机的能力。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东北三省总体公共安全形势平稳,2017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等部门共同发布的公共安全蓝皮书《中国城市公共安全发展报告(2016~2017》,首次公布了全国35个城市的公共安全综合指数,哈尔滨排名第一,大连第六,沈阳第七,长春第十三。项目组2018年1月以长春、沈阳和哈尔滨为中心发放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受访者对自己目前居住地区的安全状况感到基本满意和非常满意。但东北三省在公共安全治理举措方面仍然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全文参见《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0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