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书观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社会治理的概念以来,社会各界在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和社会治理方式方法上不断探索,社会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社会治理的思路日益清晰、效能日益彰显。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的复杂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也面临一些困境与难点。为了有效回应人民的新需要,解决社会的新矛盾,党的十九大在“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基础上增加了“共治”,强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既对新时代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就需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把握现状,瞄准问题、精准施治。把握现状,准确评估地方社会治理整体状况,系统总结社会治理创新和改革的先进经验;瞄准问题,必须坚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全面探寻社会治理实践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敏锐发现社会治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精准施治,针对问题开展专题探索、逐一攻坚,善用多种治理资源,提升治理的主动性,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全文参见《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