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书观点
上合组织成员国面临着共同的安全挑战。各成员国经过多年磨合,安全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对于务实安全合作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应对新挑战,上合组织安全合作需要向更加具体、更加务实的新方向共同努力。
针对阿富汗和平进程与重建问题,应用好上合组织—阿富汗联络组机制,发挥其安全功能,设置具体的、务实的议程。此外,在阿富汗毒品问题严峻的情况下,亟须加强在禁毒领域中的联合执法,共同管控易制毒化学品外流。一是加强情报交流与合作力度,实施涉毒犯罪情报共享机制,落实到人,斩断涉毒犯罪外流渠道;二是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尝试开展“控制下交付”,切断跨境毒品犯罪链条;三是加强双方禁毒部门人员培训,增进禁毒部门和人员的相互了解及配合程度;四是建立易制毒化学品及前体跟踪机制,监控易制毒化学品及前体流向。
针对恐怖分子回流、极端思想扩散等现实威胁,可以加强以下方面的合作。一是做好极端分子转化工作,促进其回归社会进行经验交流。近年中亚国家针对投奔过“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的极端分子在悔过自新之后,出台了很多措施,促进这些人重新融入社会,如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的“极端分子康复计划”,塔吉克斯坦也有相关回归政策与措施。二是根据《上海合作组织反极端主义公约》进一步促进各成员国对恐怖组织和极端组织进行统一认定。三是在情报交流方面,加强对阿富汗北部恐怖组织信息的跟踪。四是针对青年激进化问题,联合制订青年培养计划,多领域、多部门制定复合型应对策略,加强青年人对历史、文化、宗教的客观认知,重视青年人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问题,努力消除极端思想的社会根源。五是制订“反回流”专门安全合作计划,对安全力量薄弱的成员国给予更多援助。六是加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反恐应用合作。
针对日益上升的网络安全风险,各成员国需要加强合作,关注网络恐怖主义问题。传统的安全边界防御理念在网络空间新技术挑战下正在发生新变化,网络空间军事化和碎片化的风险同时存在。主要问题包括网络安全的体制、机制和相关的适应能力需要建立和形成;网络安全产业整体还比较弱小,特别是当前网络空间的主导权竞争趋向激烈,境外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成员国的渗透和攻击强烈,影响着成员国的网络主权和国家在网络空间的权力有效实施;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已经成为其最主要、最有效的扩散方式。近年成员国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合作已逐步展开,成员国可以在网络安全务实合作方面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包括对恐怖组织网站、社交平台、音视频传播的有效遏制;二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经济领域加强合作;三是在建立公平合理的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规则体系方面加强合作,维护网络主权;四是建立本组织的网络安全保障机制,联手打击网络犯罪,包括日益严重的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网络传播,加强成员国相关部门对网络攻击和网络风险沟通的协同能力,加强信息共享。
针对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以及上合组织成员国面临的日益突出的生态、健康、自然灾害等问题,应该制定进一步的合作规划和务实措施。上合组织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已有充分的法律基础:2011年6月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卫生合作协定》,2013年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传染病疫情通报方案》,2015年通过了《关于加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应对传染病扩散的挑战与威胁能力的建议》,2019年6月14日在比什凯克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卫生领域合作主要措施计划(2019~2021)》。在2008年、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举行了五次成员国卫生防疫部门领导人会议。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上合组织成员国卫生部长举行了两次紧急会晤,商讨应对措施。在这一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系列重要机制,包括突发应急、技术保障、应急储备、病毒监测和防扩散等相关机制,加强成员国间科研技术交流,提高成员国应对传染病跨境大规模传播的能力,加强成员国在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安全威胁时的相互协作及合作机制保障。
全文参见《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0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