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专题子库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 详情>>

更多>> 热点聚焦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 详情>>
皮书观点
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与安全研究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7-17

  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与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多管齐下稳定国内粮食生产,防范价格波动风险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维持较高粮食自给率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我国应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国内粮食生产稳定,包括继续保护耕地,出台政策引导推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全力保障主粮生产稳定。国内主要用粮企业特别是玉米加工企业应做好对粮食价格波动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波动的预警和应对措施。

  (二)适当增加进口来源地多样性,分散粮食进口风险

  当前我国部分粮食品种如玉米、大豆的进口来源地仍然集中于少数几个国家,这种进口结构抵御重大事件和国际环境恶化冲击的能力相对较差,我国应继续拓展与世界粮食主产国的合作,如巴西、阿根廷等国,在保持进口依赖度充分合理的前提下,增加粮食进口来源地多样性,选择稳定性更强的进口来源地。

  (三)继续加强粮食储备应急管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加强粮食储备管理,科学确定粮食储备的规模,健全粮食储备的运行机制,强化监督,建立更可靠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健全粮食应急保供体系,强化应急处置功能,提升应急供应保障水平;完善粮情预警监测体系,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市场信息,防范市场异常波动风险。

  (四)适当援助粮食风险较大国家,展现大国责任担当

  如果俄乌冲突长期持续,部分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粮食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国家如黎巴嫩、利比亚、也门等国可能会出现粮食供给短缺情况,我国可与FAO等国际组织合作,适当对部分粮食风险较大国家进行援助,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和世界和平稳定贡献力量。

  (五)建设健全国际粮食合作新平台,防范全球粮食危机

  遵循开放包容、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促进世界粮食主要供需国的农业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市场深度融合,建设更加紧密的粮食贸易网络。可先从部分区域合作组织开始,如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应互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产品互联互通,一方面防范粮食危机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大幅蔓延风险,另一方面提升粮食贸易网络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的影响力,共同维护多边国际粮食贸易规则与秩序,加强农业资源、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合作。将区域合作经验推广至全球,防范全球粮食危机的扩大和蔓延。

  全文参见《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发展报告(2022~20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6月出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