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皮书观点

北京市居民安全感调查报告(2023)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1-16

  安全感的空间差异在现象上属于城市安全建设问题,但从实质来看,这种安全建设问题背后凸显的是城市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未来,北京要想解决安全感的空间差异问题,需要从城市全域和城市治理的高度审视安全感问题,在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上下功夫。

  (一)善用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社区空间综合承载力

  长期以来,北京一直面临着“都”与“城”过度混合问题,使得首都功能和城市功能难以完全彰显,引发了包括安全感空间差异在内的一系列城市治理难题。从根源上看,“都”“城”混合问题可能是长期以来北京城市建设规划控制力度不足导致的,也可能与资本市场过度干预北京城市空间建设有关。协调“都”与“城”的关系迫切需要政府科学选择政策工具,实施适配的公共政策,以政府干预的形式促进“都”与“城”的协调发展。

  第一,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迈向细处,在强调疏解的同时更加注重整治提升。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已经持续近8年,这项工作事关北京未来城市空间格局,也影响城市社区安全感空间差异的未来走向。时至今日,疏解非首都功能要更加强调系统性和整体性,在持续推进非首都功能向外围城区乃至津冀地区疏解的同时,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承接地区的承载力建设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对疏解后中心城区的规划、改造、升级,巩固社区治理优势,进一步提升社区安全感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城市副中心和平原新城建设的支持力度,着重关注东五环、南六环等城郊过渡地带的城市社区治理情况,补齐这些区域的社区发展“短板”,改变社区安全感水平过低的局面。

  第二,发挥首都空间规划的导向作用,引导城市空间均衡发展。当前,乡镇层级空间规划的落实程度还不够高,非行政空间的规划比较缺乏,各层级空间规划的反馈更新机制还不健全。因此,未来北京要确定差异化的空间规划发展策略:一是要健全城市空间规划体系,督促乡镇及以下层级空间规划的落实,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和社区制定村级空间规划;二是要打破行政空间的边界束缚,从整体上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制定出台环路围区的空间规划;三是要发挥规划的资源管控和统筹调配作用,建立健全规划引领的项目生成机制,实现要素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四是要创新规划实施机制,完善规划体检评估、监督考核机制,定期评估城市实际空间演变与城市空间规划的偏差,及时对规划方案进行修正,使空间规划与空间发展形成良性的动态循环。

  (二)“结构调整”和“主观强化”协同发力

  第一,促进人口结构的空间均衡和服务水平升级。人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社区安全感空间差异的重要诱因。人口结构年轻化和高素质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对区域社区安全感水平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人是城市发展的目的,二者都很重要。在这种背景下,调整人口结构实际上就是要寻求一种平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安全能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甚至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要以北京市产业和功能转移为契机,引导人口合理布局。经济发展要求优质人力资源向主要城区聚集,但对于一个关注人的发展的城市而言,这种聚集应当控制在合理的限度之内,最佳状态是实现人口结构在空间上的相对均衡。另一方面,要提升区域人口服务水平,增强外围城市空间的人口吸引力。非首都功能疏解带来的人口流动实质上是政策推动下的人口被动流动,这种方式对人口结构产生的短期影响比较大,但长期效果不佳。因此,在人口结构优化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形成特定区域的人口吸引力建设。

  第二,利用宣传和议事增强社区居民的主观确定感。现代化生产拓宽了事物发展的向度,让许多事物变得更加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的叠加便形成了现代人日益增强的风险意识。随着现代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在一定区域内降低人们对特定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换言之,风险意识可以在有限范围内通过增强确定性予以降低,这也是从主体层面提高居民社区安全感的直接方法。

  要积极开展区域治安正面宣传活动,提升居民对社区治安的信任程度。在宣传内容上,要更加注重社区治安防范效果的正向宣传,比如,将一定时期内发案率明显降低的社区列为“低发案社区”,将长期没有发生违法犯罪案件的社区列为“零发案社区”,并通过社区公告等方式及时让居民知晓,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治安的信心。在宣传方式和对象上,可以采用分众化宣传的方式,让治安宣传真正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比如,在中青年居民喜欢的短视频平台进行宣传,利用居民议事会召开的契机进行现场宣传等。灵活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治安的实际体验感。

  (三)“靶向”提升治安薄弱区域的社区防控质效

  经过长期探索,北京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有效的社区治安治理模式,但总体上看,该治理模式在破解社区安全感空间差异这一治理困局上略显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创新社区治安治理模式,更加注重治理精度和防控质效,努力将更多的治安治理资源聚焦到重点区域、重点领域,从而实现社区治安治理效能的最大化。

  第一,引导警力向“治安堵点”和“民生小案”下沉。要提高“治安堵点”区域的社区警务室开放频率,形成严密的治安防控网络。在警力紧张的现实背景下,社区警务室资源必须要用在关键区域、关键环节,而且要灵活运用、科学运用。在应用区域上,要增加郊区、乡镇以及城乡接合部的社区警务室开放频率。既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室的“阵地控制”作用,震慑多发易发违法犯罪,又要发挥社区警务室警民联系的“桥梁”作用,组织、动员群众参与社区治安治理,增进警民互信。在应用方法上,要在科学布局社区警务室和创新警务室运行机制上共同发力。一方面,要打破按照空间距离平均配置社区警务室的固化思维,在科学评估区域治安状况的基础上论证社区警务室配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大限度地降低社区警务室建成后的空置率。另一方面,要在工作机制上寻找突破口,弥补警力不足的缺陷,比如允许民警分时段入驻警务室、吸纳治安志愿者入驻警务室等。

  第二,通过升级安防系统赋能郊区和乡镇社区治理。从北京全域来看,郊区和乡镇地区的社区安防科技配置水平要远低于城区社区。依托社区安防科技系统为郊区和乡镇社区治理赋能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加强社区安防科技系统本身的建设,更需要让社区安防科技系统与原有的社区治理生态更好地融合。一方面,市级政府部门在未来规划智慧平安小区建设项目时需要给予郊区和乡镇社区必要的关注,尽可能多地将项目名额分配给郊区以及乡镇社区,帮助这些社区完成社区安防科技系统的升级。另一方面,区级政府部门也要探索智慧平安小区建设的其他方式,比如划拨区级财政、引入市场机制、动员民间力量等,努力提高智慧平安小区覆盖率。此外,智慧平安小区建设也要注意技术标准的统一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出台相关规范文件,明确防护部位与区域、技术架构、数据上传、接口协议等技术问题,区分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制定不同的改造、验收标准,分类开展建设。

  第三,还要促进安防科技系统与人防、物防相融合。从本质上看,社区安防科技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源投入,这种资源投入能否实现“收益”,主要取决于社区安防科技系统与原有社区治理生态的匹配和融合程度。为了让社区安防科技系统与人防、物防更好地融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郊区和乡镇社区的安防科技系统升级要在分析社区既有治理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工作方案,实行“一社区一方案”,科学布建技防设施;二是要加强社区安全防范技术宣传教育,对社区群众开展必要的安全防范技术知识宣传,对物业和保安人员定期开展技防设备使用技能培训和考核;三是公安机关要加强对社区技术防范工作的监督指导,督促社区建立健全社区技防规范制度,尤其是要落实门禁管理制度,严格外来人口管控。

  (四)推动社区环境更新和熟人关系“回归”

  社区环境营造对社区安全感具有基础性、持续性影响。结合北京社区安全感空间差异情况以及当前北京社区建设的工作重点,本报告认为实现社区环境再造需要着重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推动社区环境更新;二是构建“新熟人社区”。

  第一,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逐渐向外围城区倾斜。城市社区建设总是处于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社区在崛起,也都有已建的社区在老旧。老旧社区之所以需要进行改造,不仅在于其物理环境的破败,更在于其社区功能的缺失。因而,从这种意义上讲,改造老旧小区既是对物理环境的修复,更是对社区功能的唤醒,这对于社区安全感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依托网络社群构建城市“新熟人社区”。熟人社区能有效降低社会治理成本,是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北京城区社区的熟人程度低,部分社区甚至可以称为“陌生人社区”,极大制约着社区安全感水平提升。因此,提高城区社区居民的熟悉度便成为一项紧迫任务。近几年,微信群、QQ群等网络社交群成为社区居民之间、居民与政府治理主体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提供了便捷渠道,居民之间的交往也得以突破空间上的距离。在这一背景下,网络社群至少打破了居民之间的孤立状态,构建起了网络交往关系,为提高居民熟悉度提供了契机。依托网络社群构建城市“新熟人社区”需要各方共同发力。当前,完全的陌生人社区和完全的熟人社区都很难在城市中存在,现实中更可能实现的是“部分熟人社区”,或者叫“新熟人社区”,这种社区可以是网络空间的,也可以是现实空间的。目前来看,网络社群在各个城区社区已经基本形成,接下来要构建起“新熟人社区”主要有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居民网络交往空间。社区居委会要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在网络社群中发布社区议事信息、征集居民日常管理意见等方式,推动居民了解、参与社区建设,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对网络公共空间的认同和信任。二是利用网络交往促进现实交往。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要承担主要责任,努力创造社区居民线下交往的机会,比如,业主委员会可以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议,物业公司可以举办一些业主回馈活动,让线上邻居“见面”,提升邻里熟悉度和信任度。

  全文参见《平安北京建设发展报告(20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