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专题子库

粤港澳大湾区
暂无简介

更多>> 热点聚焦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 详情>>
皮书观点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评价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时间 霍潞露   发布时间:2020-09-01

  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展望

  (一)外部竞争压力增大

  以 2020 年为起点, 外资企业陆续推出详细的在华电动化战略布局, 全面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 特斯拉在华独资工厂已于 2019 年底正式投产, 一期年产能规划 15 万辆, 全部建成运营后年产能预计达 50 万辆; 大众计划 2020 年旗下 40% 的车型实现电动化。 外资企业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已由 2019 年的14. 7% 提升至 2020 年一季度的 28. 1% , 预计未来随着外资在华投产及产品导入加快, 国外品牌市场份额将逐渐扩大,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由目前的中资企业主导, 转变为中资、 外资自由竞争的发展阶段, 尤其是中高端市场中资和外资竞争将更加激烈, 外部竞争压力明显增大。

  (二)产业链断供风险尚未解除

  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和供应基地, 拥有一流的汽车供应链体系, 国际主要的零部件企业均已在中国设立生产和研发基地。 目前, 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中国汽车供应链, 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 零部件企业陆续复工复产。 同时由于我国需要从欧美日韩等汽车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口大量的汽车零部件、 材料、 装备等, 如果这些国家因新冠肺炎疫情恶化导致零部件和材料企业停产停供, 国内很多供应商在短期内都难以应对和解决, 中国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生产将面临直接冲击。 疫情控制较好的国家其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将会快速提升, 而疫情长期无法控制的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将下滑, 企业可能会发生转移。 相信中国现有生产基地不会出现大规模迁移, 但未来新的布局将面临较为激烈的竞争, 中国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

  (三)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决定产业竞争力

  我国主流动力电池企业上游材料供应基本实现国产化, 优秀的上游材料企业通常也是多家动力电池企业的供应商, 部分企业同时研发和生产正极、 负极等不同上游材料。 从电控行业格局来看, 已形成外资供应商和国内供应商竞争格局。 从电控行业供应链体系来看, 一是主要组成部件驱动板、 控制器电控企业可以组装生产, 但上游零部件和原材料仍需国外进口, 如微控制单元(MCU)、 驱动芯片、 薄膜电容等。 二是关键零部件如 IGBT 仍需进口, 主要由英飞凌、 意法半导体 (ST)、 三菱、 富士等把控, 国内斯达、 比亚迪、 中车等产品应用很少。 在燃料电池方面, 全球排名前三的燃料电池产业主要集中在日本、 美国、 德国, 而我国碳纸、 催化剂等燃料电池关键原材料仍需依赖进口。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产业的竞争力决定了一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下一步我国应该继续在原材料产业加大投入, 实现原材料的国产化。

 

——摘自《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评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