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
  • 摘要
  • 关键词
  • 中图分类

专家观点

公司导向与社区导向——理解企业灾害参与的两种不同模式

来源:皮书数据库作者:发布时间:2019-03-05

  1.基于业务持续管理的灾害参与

  业务持续性管理(BCM)是指“组织在灾害事件发生后继续将生产或服务维持在可接受水平的能力”。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企业在遭受灾害后,仍然能够持续运转,即能够保持收入来源,提供就业机会,满足客户需求,并维护股东、客户、员工与民众的信心,那么就表明了其业务的持续性。目前学术界对业务持续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业务持续管理的核心主题是,通过识别潜在的业务中断(如技术失败、供应中断和操作错误)来降低风险。风险识别和预防被视为业务持续管理的关键要素。

  业务持续管理方面的文献为我们深入了解企业如何培育其抗逆力,如企业如何管理灾害风险、降低企业脆弱性和提高生存能力等问题提供了不少真知灼见。研究表明,业务持续管理有助于灾后企业的恢复重建,因为它可以帮助企业为外部冲击做准备。业务持续管理因此也被视为风险和灾害管理工作的基础。然而,这些研究却未能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企业如何参与社区层面的灾害响应和恢复重建工作。学术界对业务持续管理如何支持社区的抗逆力问题缺乏深入研究,社区抗逆力与以企业业务持续管理为基础的企业抗逆力密不可分,但很少有学者探讨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尽管业务连续管理和企业层面的恢复力对社区层面的恢复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2.通过企业慈善捐赠参与灾害响应

  近年来,企业慈善捐赠已成为企业社会责任(CSR)和灾害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尽管企业从事慈善活动的直接目的并不一定在于灾害参与本身,但这一行为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企业参与灾害方式,客观上有助于国家整体灾害治理水平的提升。至今为止,灾后捐赠仍然是企业参与灾害治理的一种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方式。

  企业慈善行为可以定义为将现金、现金类资源和实物捐赠给他人的行为。慈善可以是常规性活动与突发性危机应对(如企业对洪灾的捐赠)。在灾害参与中,企业慈善事业可采取多种形式。如,灾后捐款捐物,有些企业则筹办基金会。而且,不同背景的企业往往参与不同级别的慈善事业。大企业或者有慈善事业历史或拥有更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公司更有可能参与灾害响应。到目前为止,不少有关企业慈善的研究都对公司参与慈善事业的动机、驱动因素和作用,以及企业管理者的政治联系与捐款的关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但有关企业慈善事业和社区抗逆力的关系问题,很少有学者进行专门研究。

  3.直接参与灾害响应与恢复重建

  自从美国9·11事件尤其是卡特里娜飓风以来,企业在灾害管理中的作用日趋凸显,不少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在社区灾害应对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甚至中流砥柱的作用。如2005年,沃尔玛积极且富有成效地参与了卡特里娜飓风紧急救援,在政府救援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是沃尔玛而不是政府第一时间将2498车应急物资和850万美元的捐款送往灾区。沃尔玛因其卓有成效的紧急救援能力被灾区民众视为“救命稻草”;美国连锁餐馆华夫阁(Waffle House)在飓风和龙卷风发生后启动移动发电机组,并通过提供简易菜单仍然坚持营业。餐馆不仅为客户与店员提供了避难场所,而且为美国灾害的主要也是专业性响应者——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提供了避难场所;2012年,家得宝在事发之前就做好了应对桑迪飓风的准备,为社区灾害应对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加多宝等企业积极参与汶川地震以来的灾害救援与恢复重建工作。

  近年来不同行业的企业开始利用自身专长提供灾害救援与重建创新的专业化解决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数据打捞、通信、存储、恢复设施、应急住宿和咨询服务等。这类从事救灾业务的企业是指在灾前、灾中、灾后为公众和其他公司提供产品与服务方面的帮助。例如,2008年,电子快速应急系统生产商Omnilert公司提供的通信服务,使组织能够发布有关自然灾害或恐怖事件的信息。[当人们和企业在灾后进行清理和维修时,2014年美国搬家公司U-Haul帮助进行清理与维修工作的个人和公司保存个人物品。一些企业与其他大型企业订立合作合同,以确保灾害发生时能提供某些产品和服务。

  显然,企业的灾害参与行为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但相关研究主要还停留在对个案的描述,企业灾害参与和社区抗逆力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从这二者关系的角度深入探讨企业灾害参与行为的研究,以及从学理上对企业的灾害参与行为进行系统性分析的研究尚未出现。

——摘自《风险灾害危机研究(第八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