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
  • 摘要
  • 关键词
  • 中图分类

专家观点

我国应急管理协调:“痛点”、“难点”和“着力点”

来源:皮书数据库作者:陈珑凯 唐敏康发布时间:2020-04-17

  应急管理新体制在协调方面应关注的“着力点”

  (一)内部整合统一,外部协调合作,构建专业、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整合了11个部门的13项职能和5个应急指挥协调机构,对外破解了“九龙治水,单兵出击”的应急救援困局,形成了“五指并一拳”的合力。优化是机构和职能的优化,协同是以优化为基础的机构之间的配合联动,优化和协同的指向是高效。如何内部优化、外部协同、高效运行是应急管理新体制必须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完善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协同策略,构建制度保障体系

  应急管理是行政性、专业性、技术性和制度性都很强的工作,各方面工作都必须依法而行。要从应急管理整体性、系统性的角度全面审视现有的与应急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为应急管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三)建立完善的情报信息沟通机制,搭建反应灵敏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

  1. 构建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融合各种科学的方法,建立集信息收集、加工、分析、存储、传输、利用于一体的应急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网络通信、地理信息、应急联动、专题应急和决策支持五大平台构成。

  2. 建立突发事件预测系统广泛收集、储备各种信息资料,包括采集已发生的突发事件等历史数据资料,建立完备的数据库。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预测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借助该系统预测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的灾害后果,提升对突发事件的预防能力。

  3. 加强对应急管理信息的发布控制在组织中,信息的协调作用不可小觑。必须建立严格的应急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各种公共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对信息发布的监控。要充分尊重公众的信息权,向社会提供及时可靠的公共信息是减轻公众心理负担、提升协调沟通效果、保障社会稳定的根本举措。

  (四)培育协同合作文化,激发应急管理协调的潜能

  应急管理部及各省份应急管理机构改革的完成,表明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调整已告一段落。然而,组织结构的调整没有表明应急管理的协同目标能充分实现,组织文化、集体的价值观、信任度以及风险意识等文化要素对应急管理协调有着重要的作用。

 

——摘自《我国应急管理协调:“痛点”、“难点” 和 “着力点”》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