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
  • 摘要
  • 关键词
  • 中图分类

专家观点

公立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面临的挑战研究

来源:皮书数据库作者:刘先德 卓进德 刘兆明 蔡光辉 刘 莎发布时间:2020-08-01

  提高应急能力的几点建议

  1. 完善临时替代方案

  虽然医院规模受到卫生规划的限制, 但是医院需要考虑到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供调配使用的资源, 或可得到的外部帮助。 医院在 ICU 床位设置、 负压病房建设等方面, 要考虑到紧急情况下的需要, 做到平战结合,保持一定的储备能力。 例如, 在负压病房配置不足的情况下, 要有高效过滤器等各种替代方案。

  2. 实施常态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 用于提高和保持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确定和主动减少医院内部的意外不良事件, 减少或消除医院控制范围内的病人、 医院员工以及来访者的安全风险。 传染病风险评估是涵盖生物学、 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综合评价, 已有研究多在历史数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德尔菲法、 头脑风暴法等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确定指标权重, 采用综合评分法或层次分析法建立疾病发生风险评价模型。 对于风险

  分析工具, 国际上通用且大家比较熟悉的是灾害脆弱性分析 (HVA) 。 对于事前的灾害脆弱性分析, 常用 Kaiser 模型, 事后总结分析常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

  3.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

  卫生应急物资通常包括药品、 耗材、 设备、 文书、 后勤物资、 通信器材、 车辆、 宣传保障品等。 各级政府要从战略高度, 明确医院在现行国家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予以明确的指导性规范及要求。医院首先应结合本单位所承担的卫生应急任务和风险事件优先级, 建立科学、 经济、 有效的卫生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和运行机制, 拟定不同类型、

  不同规模突发事件的物资储备计划和清单, 尤其是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所需, 例如防护服、 口罩、 药品、 隔离设施等。 妥善保管, 明确责任人, 定期清点与核查, 满足院内及院外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中的物资需要。

  其次, 应逐步完善物资供应链管理, 通过信息化手段将供应商纳入应急物资管理链条, 实时掌握其生产经营状况, 以及各类物资的生产、 运送、 库存、 使用等数据。 根据应急储备需求、 物资特性和供应条件等因素, 与各供应商讨论确定及时有效的供货模式和流程, 这样既能保障突发事件中应急物资的数量充足, 也能减少库存物资的资金占用和资源浪费。 必要时, 医院应通过合同或协议来约束不合格供应商的物资供应, 保障应急物资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强化医疗救治能力

 

  医疗救治能力是医院的核心能力, 医疗救治也是公立医院重要的社会责任之一, 在此仅谈以下两点。 首先, 切实做好员工以心肺复苏能力为基础的急救业务能力培训, 充实急诊科、 ICU 医护人员队伍, 尤其是护士紧缺的情况需要尽快得到改善。 其次, 加强综合医院心理科学科建设, 配置满足临床需要的心理医师。 一方面对医护人员开展心理评估培训, 另一方面给予医护人员必要的心理支持。

 

——摘自《公立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面临的挑战研究》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