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
  • 摘要
  • 关键词
  • 中图分类

专家观点

北京市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皮书数据库作者:杨慧发布时间:2022-08-01

  北京市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也是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期。安全发展贯穿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应急救援服务能力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四个中心”建设大局,推进应急救援服务体系的法制化、社会化、专业化和智能化,通过四化联动推动对应急救援行为的规范、应急救援服务资源的整合、应急救援举措的精准和应急救援手段的创新,实现首都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一)着力推进应急救援体系法制化

  在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规划》基础上,结合《北京市应急救援力量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方案》,不断提升首都应急救援服务法规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条块结合、部门联动,分类管理、分级处置的原则,加强对各层级、各部门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的组织调度、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统筹规划,明确各类突发事件响应处置程序,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着力推动首都应急救援地方标准立项,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自然灾害救助、重点行业消防管理、消防技术服务、综合减灾等重点领域标准建设。通过综合施策,完善各

  类应急救援服务队伍的数量规模、装备配备、培训演练等,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管理的制度化,让各支应急救援队伍在防灾减灾救灾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建立与首都灾害特点相适应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形成以应急救援队伍储备应急物资为主、社会应急物资为辅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提升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资保障水平。健全极端天气应对处置工作机制和突发事件分级响应机制,优化市区两级、京津冀三地、央地、军地多方应急救援协同联动机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无缝隙应急救援服务体系。

  (二)加快推动应急救援体系社会化

  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作为国家政府体系之外的重要力量,具有组织灵活、服务多样、活动范围广等突出优势。推进首都社会应急力量参与应急救援行动的制度化建设,确保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在参与程序、管理方式等各方面做到有法可依。搭建协作服务平台,积极培育社会应急力量全方位参与事故灾害救援活动,健全应急救援服务社会动员机制。通过组织竞赛和评估、与首都专业队伍共训共练、分类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和应急救援行动规范等方式,提升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引导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壮大和发展。引导科研院所、社会专业机构深度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探索构建政府、企业、社会服务组织之间应急救援科学合作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激励保障机制,对参与志愿服务突出的组织或个人进行表彰或奖励,借助多种媒体广泛宣传先进事迹,营造有利于首都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大力加强应急救援体系专业化

  结合首都实际,研究制定规范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地方标准,根据应急救援队伍承担的救援任务,合理确定专兼职人员比例,增加专职人员数量,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专业高效、装备齐全、保障有力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积极开展基层应急能力试点建设,提升基层应对处置灾害事故的第一响应能力,着力打造以基层应急救援人员为主体的“一线”救援队伍,及时就近参与灾害和事故先期处置。实施应急救援队伍能力提升工程,不断促进救援队伍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拓展。加强自救互救、救援善后、体能储备等方面知识技能培训,夯实应急救援基础能力;根据各行业领域风险灾情特点和队伍实际需要,持续强化专业技能培训,重点围绕防汛抢险、森林灭火、危险化学品、城市生命线等方面,提升应急救援专业化水平;适应“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加强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推进无人直升机森林灭火项目试点应用工作,发挥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

  (四)加快促进应急救援体系智能化

  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不仅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也为数字化、网络化和人工智能在首都智慧应急救援事业中的应用搭建高效便捷平台,在精准监测、数据救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加强首都应急救援数据库建设,完善应急救援装备技术参数信息库,推进应急救援数据动态采集机制不断健全。进一步加大现代化应急救援装备的配备力度,加快研发关键技术,提升辅助指挥决策能力、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和带动首都应急救援建设智能化升级,促进多源信息融合,不断提升极端环境下现场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同时,要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实物储备,完善实物储备和协议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建设应急装备储备与调度管理平台,为构建与首都超大城市应急能力相适应的现代应急救援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摘自《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1~2022)》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