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北京市应急管理调查报告(2023)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风险隐患点多面广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影响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风险隐患增多,影响范围广,城市安全运行保障面临的挑战增大。受气候变化影响,北京市遭受森林火灾、强降雨、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频率上升。随着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影响安全生产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明显增多,多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增强,对城市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影响显著。
2.应急保障体系亟须完善
北京已经建立了初步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在应急协同机制和应急志愿者队伍等方面有着较好的基础,但仍存在不足。72.94%的受访群众表示收到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66.84%的受访群众知道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电话,71.60%的受访群众熟悉政府和本单位的应急相关制度规范,72.92%的受访群众表示其所在单位有应急救援队伍,69.53%的受访群众表示了解其所在单位的应急预案,68.62%的受访群众在家中储备了家庭应急物资,反映出应急保障体系的多个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
3.应急宣传教育存在短板
北京市不断拓展多样化的应急宣传教育渠道,打造了相对固定的特色品牌,但在应急宣传教育的深度上存在不足。70.14%的受访群众明确红色预警是突发事件的最高预警级别,79.52%的受访群众会根据不同等级预警信息采取不同措施,63.27%的受访群众肯定所在的社区组织过应急演练活动,75.09%的受访群众肯定所在的工作单位组织过应急演练,74.51%的受访群众熟悉所居住建筑的应急疏散路线,67.47%的受访群众知道社区应急避难场所位置。这反映出仍有一部分群众对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应急管理工作不熟悉、不掌握,基层社区和企业的应急管理基础仍然薄弱。
(二)完善建议
1.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结合国际国内发展的新形势,健全北京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进一步落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以及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梳理北京市应急管理领域的各类风险隐患。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警惕和防范重点行业领域的重大安全风险,对易发、多发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2.全方位健全应急保障体系
强有力的应急保障体系对于常态和非常态下的应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应紧密结合当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不断完善北京市应急法规体系,与时俱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举报投诉机制、应急协同机制、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应急科技支撑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推进京津冀应急管理协同发展,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解决应急难题,全方位提升北京市应急保障综合能力和水平。
3.深入推进应急宣传教育
深入推进政府和企业的应急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拓展多元化的应急宣传教育渠道,从广度和深度上同步发力,注重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在广度上,善于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全方位、立体化地开展宣传工作;在深度上,针对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处置救援、恢复重建等各环节,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景式的应急宣传教育体系。